4.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加强技术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村科技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围绕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进一步提高现有专家大院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建设苗木花卉、畜禽生产、农产品加工等8-1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农业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逐步形成一镇一园、一业一园的格局。围绕种子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等,重点攻克6-8项关键技术,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品种改良、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开发的现代育种技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生物技术应用、富民工程等,重点转化6-8项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围绕实施科技富民行动,积极实施星火科技项目,以星火计划促进农村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申报省星火龙头企业2家,培育农业科技企业5-6家。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协调管理,通过星火学校、农业科技远程教育等形成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全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促进社会事业领域自主创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针对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新农村建设、食品安全、人口与健康、科技强警等重大技术需求,紧密衔接国家、省、苏州市重大科技专项,以技术攻关、集成和示范工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实施好“1 5”省、苏州市新农村示范项目,组织实施5-6个市级社会发展科技攻关与应用示范,积极为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大对软科学的研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全年申报科技部成果推广项目2项,省科技厅农业攻关、社会发展项目8-10项,苏州市农业科技专项、示范推广、社会发展项目10-12项。
5.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保护工程。07年知识产权工作要实现与创新、创牌、创优“三联动”,扫除高新企业、出口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利申请“三空白”,力争专利申请面与专利大户数、万人专利申请量与发明专利申请量、申请量与授权量“三个同步提高”,着力在调整提高上下苦功,即:调整三种专利结构,争取发明、实用新型申请增幅高于外观设计。提高就是要更加注重抓重大发明、抓专利大户、抓专利授权量。树立知识产权导向,拓展宣传培训广度和深度,开展“十百千”(十家提高、百家重点、千家普及)培训计划,切实抓好面上普及性培训、行业专题性培训和科技人员专利实务培训,每镇轮训一遍,参训企业不少于100家。搞好“四个一”(一部剧、一套图、一个论坛、一次系列活动)宣传活动。构建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全过程并在组织、人员、制度、经营上给予保障,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培育一批超百件申请的专利大户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继续开展优秀专利评选。设立专利产业化项目,组织专利成果与企业对接,加速专利成果产业化步伐,培育一批以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推动我市经济内涵式发展。抓好专利信息运用,利用好专利信息平台数据库。全年专利申请1600件以上,发明专利比重达到15。通过省知识产权示范市验收。
(三)真抓实干,夯实科技工作基础,努力提高六种能力
1.提高创新政策运用的能力。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是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增加对科技工作的投入,是科技部门抓科技工作的基本立足点。要以落实科技政策为抓手,真正做到企业舍得投入,政府财政补贴。科技政策中最为重要的是税收政策,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所得税加计抵扣、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实际发放工资额税前据实扣除等的有效落实将极大的激励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投入的主体。今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政策的落实,要选定10家企业为试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规范企业财务,打通操作流程,确保落实到位,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2.提高对上争取支持的能力。每一个科技管理人员都要认真研究领会国家、省和苏州市科技规划、项目指南,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重视项目源的培育,经常深入企业,广泛发动、择优推荐。要加强项目申报的材料组织工作,注重专家咨询论证。20xx年要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向上争取工作成效不减,新立上级科技项目80项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怎么写,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