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来看,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蒙牛”集团的用人观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就要求我们选任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那些德才兼备、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要积极促使他们及时得到提拔重用,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和谐氛围。
从“能”来看,科学发展观要求选任干部坚持以发展之效察“能”,把具有推动科学发展的才能作为主要特征,我们选任干部,关键看其
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否具有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是否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依法执政的能力。
从“勤”来看,科学发展观要求党的干部不仅要肯干,而且要既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创造,又勤得有利、勤得有绩,事半功倍。
从“绩”来看,科学发展观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坚持以利民之实考“绩”,主要看“绩”为谁树,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经得起实践、历史和职工群众检验。
从“廉”来看,科学发展观对于干部的廉洁要求更加严格,我们既要看能否经受住名、权、利、色的考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还要看其是否能廉洁履职,做到既干事又干净。
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全面性”选任干部
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赋予了新时期干部标准的全面性要求。
一是干部素质结构注重全面性。必须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干部素质构成的完整性,我们将把标准锁定在德、能、勤、绩、廉全面发展上,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而是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二是干部政绩考核注重全面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选任干部,我们既要看生产经营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
三是干部评价方式注重全面性。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干部、识别干部、考察干部。我们选任干部,既要看优点,又要看缺点;既要看现实表现,又要看未来潜力;既要看个人努力,又要看集体合作;既要看组织评价,又要看群众公认。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导向性”选任干部
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地考核评价干部,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一是注重品行的导向。我们选任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重用那些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拉私人关系、搞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以德高才俊者为榜样、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
二是科学发展的导向。就是以是否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水库科学发展为根本标准,围绕水库科学发展选干部、聚人才,真正任用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三是崇尚实干的导向。按科学发展观要求选任干部,我们既要看实干作风,又要看奉献精神。就是真正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引领科学发展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造政绩、违背规律瞎折腾、阻碍科学发展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
四是重视基层的导向。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将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长远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从而引导更多的干部到基层去、到水库改革和发展的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建功立业。
五是鼓励创新的导向。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大胆任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以激励广大干部坚持锐意改革、奋勇创新,反对不求进取、得过且过,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
六是群众公认的导向。我们选任干部必须坚持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选拔干部的根本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