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形成了五点新认识,明确了36字工作新思路。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科协党组继续解放思想,深入思考科协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形成科协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点新认识,即:必须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是科协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好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组织应尽的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能力是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科协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36字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是围绕科学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就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和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协工作全局,通过搭建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科普活动平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科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实现科协事业和科协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就是积极探索科协工作规律,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和认识及时上升为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中国科协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科普资源方面的突出优势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务求工作实效。就是牢固树立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意识,更加重视提高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加重视提高组织和帮助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让科技工作者满意,让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第二,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是突出科协特色,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着力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上,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等联合推进“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企业技术需求,对发展专家企业工作站、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作出具体部署,把更多的创新要素引向企业,同时表彰了在技术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102个先进集体、102名科技标兵和107名优秀组织者。与科技部等联合建立科技口六部门工作协商机制,认真研究应用科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工作方案。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示范作用,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年来累计表彰1655个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科普带头人。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决策咨询选题400余项,组织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二是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我们着力推动形成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落实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各项任务。向刘延东国务委员汇报了20xx年《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提出20xx年工作重点任务建议,及时召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会议,传达延东国务委员讲话精神和国办印发的《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的会议纪要》,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工作。联合有关部委制定下发《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xx-20xx-2015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布“5个10”系列评选结果,发布第七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xx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在开展社会化大科普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三是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先导作用。我们着力抓好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质量提高工作,以此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发挥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截至今年2月底,合计举办10期新学说新观点学术沙龙、30期青年科学家论坛,召开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完成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xx年各项工作,与中科院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共建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学会创新发展工作。
四是赋予“海智计划”新内涵,大力培养举荐优秀人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把“海智计划”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荐才、引才、用才上来,成立“海智计划”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扎实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举办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讲、比”活动推动企业科协和高新区科协建设,以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动农技协、县级科协建设。举办首届中国科协会员日,发布《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书》,启用中国科协形象标识系统,进一步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