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供班线到达及始发班车情况,为农村人口出行提供帮助。
3、提供足够的停车场地。
四、规模及标准(见附表6)
五、建设模式
考虑到全县乡镇的情况千差万别,乡镇客运站建设模式要灵活多样,采用最适宜的方式建设。主要有如下两种建设模式:
1、“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
对设有交管站、有条件进行站站合一改造的乡镇,将采用此模式建设客运站。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有乡镇交管站的办公设施和场地,设置停车场、候车室、旅客换洗室、汽车检验台等设施以及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改扩建成“前客运室,后交管站”的乡镇客运站。采用“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并为将来交通税费改革的人员分流等创造良好条件。
全县共有4个乡镇设有交管站(水口站、大英站、半塔站、施官站),建议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进行建设。
2、客运站模式:对社会经济和运输市场比较发达,客流量较大,营运班车数量较多,始发班次比较密集的乡镇,建议采用单独建设客运站模式。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客流量情况可以建成五级或其它级别的汽车站,以满足市场需要。
3、客货一体站模式
我县其它待建的客运站,因人流量较小,货流量较大,建设客运站时,可以考虑将客运站、货运站合并建设,形成集客运、货运、甚至维修等运输相关业务为一体的客货中心,便于货运运输和旅客出行。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经营管理
**县农村客运规划从20xx年至20xx年,在这五年的时间跨度里,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原则作出下列的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土建工程造价参照20xx年同类项目单位造价和指标定额消耗量进行预测。
2、规划的客运站场均用面积,根据国家标准gb-t12419-90和交通部jt3134-88及jt/t200-20xx确定。
3、在土地征用上各级政府将按优惠政策和土地征用有关规定给予购置,以每亩平均市场价计算。
4、所购客车按市场价计算。
二、投资估算
1、客运站点
20xx至20xx年共需建二级站1个、四级站4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需投资2000万元,征用土地62亩。
2、乡村道路
20xx至20xx年共需修乡村油路(水泥路)648.7公里,需投资12974万元。
3、更新、增加乡村班线客车
20xx至20xx年共需新增农村班线客车150辆,更新150辆,共需投资2000万元。
三、运营方式
为使**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有效实施,需制定和完善客运结构,乡镇道路和营运车辆投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目标的进度、技术质量标准、责任人、检查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规划项目逐步完成。
(一)客运站的经营管理
1、规划建设的农村社会客运站场为公用型车站,具有相应的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社会化管理,公司化管理,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行业管理由县运管所实行管理。
2、规划建设的停靠点全部由经营线路公司联系所在村或委托附近住户确定专人负责看管和卫生保洁,保证停靠点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寿命。
(二)乡村道路的经营管理(略)
(三)农村班线客车的运营管理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班线及客车实行联户捆绑经营。即同一班线的业户组织起来,组成一个联组,并推举生产组长,由联组共同开展这一班线的客运经营活动。
第五章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加强农村客运班线和运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有增加农村客运市场的运输供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确保现有运输经营者经营得长久,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县(市)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采取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乡村客运税费负担、改革乡村客运班线审批方式等若干措施,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农村客运朝良好的态势发展,最终实现农民满意、经营者满意、政府满意。
一、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是乡村客运发展的最终方向,但目前相对于尚处在萌芽发展期的乡村客运经济来说,现行市场准入标准相对太高,导致愿意参与乡村客运经营的进不来。对此,要打破现行“新申请进行道路客运市场的客运业户,必须是公司制企业,经营规模必须具备5辆车客运经营规模”的政策束缚,必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来明确规定:申请从事乡村客运经营的,只有申请人拟投入车辆的技术状况符合条件、拟聘用的驾驶员符合条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律予以许可准入。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