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了集中法制学习培训。(2分)
8、企业依法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2分)
9、认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活动有方案,有检查,有典型情况反映;法制宣传普及率达到90%以上;开展 “法律进乡村”五个一建设。村
“两委”干部普法教育年度不少于1次,开展外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年度不少于1次;开展“法律进社区”四个一建设。抓好社区内青少年、农民工、下岗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每年集中培训骨干不少于1次。(10分)
10、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
11、认真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2分)
12、积极搞好扫黄、除黑、禁毒、反邪教等专项整治斗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
四、基层依法治理:(25分)
1、出台了本地法治建设实施办法。(3分)
2、党委、政府建立了法律顾问团或法律咨询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4分)
3、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2分)
4、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方案、有典型、有总结。(6分)
5、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建立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健全学法用法制度,开辟法制宣传阵地。(4分)
6、依法治理效果显著,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4分)
7、城乡治保网络和调解组织网络健全,治安防范工作落实,纠纷调处工作效果明显。(2分)
**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学校)
一、组织领导:(20分)
1、学校领导班子重视“五五”普法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相关工作。(10分)
2、成立学校“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制度完善。(10分)
二、保障机制:(20分)
1、制定“五五”普法规划(或实施意见)。(5分)
2、有年度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计划、总结。(10分)
3、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3分)
4、普法经费落实。(2分)
三、“五五”普法宣传教育:(30分)
1、建立健全学校领导(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掌握国家基本法律、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5分)
2、开展教职员工学法、用法活动,每年学法不少于40学时;教师掌握国家基本法律和教育法律法规。(5分)
3、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按规定开设法制课程,做到有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10分)
4、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5分)
5、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并发挥作用。(5分)
四、依法治校工作:(30分)
1、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并按章程管理学校。(5分)
2、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5分)
3、依法进行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违规收费和乱收费现象。(5分)
4、定期对校舍、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5分)
5、依法治校成效显著,治安秩序良好,学校形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良好风尚。(5分)
6、教师依法施教,尊重学生人格,无侮辱、岐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5分)
**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县直)
一、组织领导:(10分)
1、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分)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分)
3、有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日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5分)
二、保障机制:(20分)
1、制定了“五五”普法总体规划。(2分)
2、有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规划和年度总结。(10分)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2分)
4、落实了“五五”普法经费。(2分)
5、落实了普法教材,对依法治县办统一布置学习并要求购买的普法教材,持有率达90%以上。(2分)
6、积极参加依法治县办举办的各类培训、工作会议及宣传活动。(2分)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