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领域。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律师积极介入涉法信访工作,今年1至10月,参与信访值班158天(不含“12348”法律服务专线值班),陪领导公开接访和下访51次,接待涉法信访案件179件,接待信访群众521人(不包括重大群体性上访案件)。通过解答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代理诉讼等形式,引导393名群众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解决信访问题,有效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19日,市委书记应代明带领个人公务律师江明炎到马河渔场,处理一起涉及7户渔民由于不服房屋拆迁而集体上访的案件,后采纳律师意见进行房屋损失重新评估,依法处理了这个上访难题。6月15日,司法部领导和《法制日报》记者专程到我市对律师参政议政的情况进行了采访。1月18日,在全省律师顾问团工作会议、9月26日,在全省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会议上,我局均作了典型发言。我市的公证也积极参与处理影响稳定的问题。11月1日,市政府组织到沙市区折迁,公证员进行现场公证,证据保全,有效地保证了折迁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1、夯实和规范基层基础建设,稳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新刑罚执行制度改革,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新举措——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于去年8月在我市全面启动。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级社区矫正组织机构50个,社区矫正试点乡镇(街办)16个,专职人员60余人,有192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志愿者,共建立公益劳动基地13个,教育基地3个,心理咨询室1个,建立健全了矫正对象基本档案等五大类工作台帐;各地均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湖北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切实把握好五个环节,特别是严把接收衔接关。监利县容城镇司法所在全市率先进行矫正对象的交接,该县社区矫正办公室针对还有部分矫正对象未交接的情况,积极主动与公安等部门配合,督促矫正对象在限定的时间内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通过采取上门发放《接受社区矫正通知书》等方式,春节期间,先后有8名外出的矫正对象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登记。为便于矫正对象、亲属和志愿者与矫正办工作人员联系,建立了联系卡制度。每月、每季都对矫正对象进行综合考核评议。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共有矫正对象158名,新接收矫正对象40名,解除矫正46名。目前,我市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全省第二批当中做得最好的。
2、扎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经过监所教育改造后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社会的关爱、宽容。对那些无家可归、思想不稳定的人员,不仅要按照政策做好过渡性安置,更要用爱心温暖他们。一年来,我们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帮教力度,开展了结对帮扶。一方面是在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建立联系点制度。原则上安置帮教工作联系点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系点统一起来,主要任务是指导联系点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2至3个特困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市级成员单位共确定了15个联系点。这项制度建立后,效果明显。如市财政局领导在今年春节前专门深入联系点李埠镇为2名特困对象各送去1000元慰问金,多次协商为3名回归对象落实了责任田。市地税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积极主动地到联系点工作,确定帮扶对象,落实帮扶措施。该局为特困对象程某送去4000元帮扶资金,让他入股合伙做水果生意。另一方面是实行结对帮扶,开展“送岗位、送技术、送资金,帮助脱贫解困”的“三送一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县市区确定特困对象136人,帮扶96人,在帮扶活动中送岗位13人、送技术14人、送资金13人,其他形式帮扶56人。通过积极有效的帮助教育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稳定了思想,感受到了社会温暖,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社会。全市有117名刑释解教人员担任了农村村、组干部和企业班组干部,363名重点对象通过帮教转好。
(五)大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狠抓队伍建设
一流的工作需要一流的队伍,队伍建设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关键。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勤服务、护平安的指导思想,把队伍建设作为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1、围绕中心,营造氛围。年初我们重点开展了以“适应新环境、树立新追求、展示新风貌、再创新业绩”的“四新”为主题的教育整训,我们到市广电局参观考察,研究“广电现象”,学习广电精神;我们把“职务越来越小、事业越做越好”的松滋市刘家场镇柳林冲村支部书记何文银、身残志坚的市公路局工会副主席李超宏等请到局里作事迹报告;我们开展了廉政法律进机关活动,请市反贪局局长伍军作反商业贿赂形势报告,还把原在司法行政部门工作,后调入条件好的单位后堕落为罪犯的3个反面典型拿出来讨论,以此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Tag:单位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事业单位个人总结,总结报告 - 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