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凌冻持续阶段,气象台仍坚守岗位,毫不松懈,一如既往做好应急期间的各项预报服务工作,低温凌冻结束、应急解除后,又收集整理各种材料、撰写技术总结等。
此段低温凌冻灾害期间,共制作发布了28期重大气象情况反映、3期重要预警、5期重要天气消息、1期重要信息专报、8期重要专题气象服务。
2、“6.10”入汛第一场区域性暴雨
受高空槽和孟湾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xx年6月10日22时到11日20时,**市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雷达、卫星、56个地面气象站(其中46个地面加密站)监测结果显示,此次区域性暴雨主要影响区域集中在盐津、彝良、大关、镇雄、威信、永善、巧家七县大部及昭阳区北部,大雨(大于25毫米)覆盖面积达21000平方公里,其中暴雨(大于50毫米)覆盖面积15000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出现在彝良北部,牛街自动雨量站降水达10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40毫米。56个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出现大雨以上站点48个,其中出现暴雨站点达28个。此次区域性暴雨覆盖区域面积广,局部强度大,是近几年来6月同期少见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暴雨集中在我市防汛重点的横江流域上游、关河、白水江、牛栏江等一带,均出现中等偏强洪水,盐津等县出现多点滑坡。
气象台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集中做了如下工作:
(1)预报准确
48小时预报(9日15时):全市中到大雨,北部和东部大到暴雨;24小时预报(10日15时):发布暴雨天气消息“受弱冷空气和高原波动的影响,今天傍晚开始到明天白天,我市盐津、永善、绥江、水富、大关、威信、镇雄、彝良将有大到暴雨,昭鲁巧有大雨。请做好对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防御”,通过传真、电话、网络、短信平台、电视台、广播电台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公众发布。
预报区域及量级与实际降水区域和量级基本相符(绥江县预报量级偏大)。
(2)加强服务
服务重点:一是暴雨区域集中覆盖在我市横江及以上支流,成洪速度快,给横江等流域造成6月同期少见洪水压力;二是我市大面积区域由于受汶川5.12大地震波及影响,山体松动度增大,气象条件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成为我市气象部门重点工作之一。
暴雨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充分重视,组织有经验的预报服务人员把关值守,积极应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强化服务,集中全市台站密切监视雨情和水情,各县局多次通报雨情,气象台多次指导有关县局做好预报服务工作,并利用雷达和全市46个自动气象站网连续监测,先后向市委市政府、防汛等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期,向防汛部门通报雨情3次,重要气象情报通报1次;围绕重点服务水电单位通报雨情3次,水情、雨情信息4次。
由于此次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主动,防汛等部门高度重视,在横江等流域洪水来临之前实施了严密监测,科学指导江河防汛,因此全市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取得此次预报服务成功经验:
①加强预报分析研究,特别是强化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研究;
②充分利用雷达、卫星、地面加密站网资料,强化对雨情、灾情、水情的预评估,过程出现时,利用综合预评估成果加强有针对性地指导防汛;
③领导重视,过程发生前及发生过程中,各级领导亲临一线组织协调,组织会商,提前做好应对此次暴雨天气的一切工作,及时组织处理过程发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
④及时与防汛部门加强信息沟通,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7. 1”暴雨
20xx年6月30日21时开始,一场历史少见的暴雨倾泻**全市。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雷达、56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联合组网监测到以下结果:暴雨以上量级覆盖区域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其中大暴雨覆盖面积8000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镇雄、威信两县,12小时平均面雨量近70毫米,12小时最大降水170毫米,局部区域小时降水强度达45毫米,威信、镇雄两县过程降水突破历史记录。“7.01”暴雨的强度、区域布局特点表明这是一次不可轻视的气象灾害,预示着这是一次防御难度极大的暴雨灾害,同时也是预报服务难度极大的一次暴雨。
6月30日上午开始,**气象台组织预报技术人员强化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分析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表现明显的单指标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全面论证分析,提出这是一场暴雨天气过程,而且提出局部表现强度可能非常突出,6月30日下午16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天气消息”。
暴雨天气消息发出后,为了有效组织好此次暴雨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提前组织部署,一是领导到位,局、台领导现场指挥,加强协调领导;二是安排最富有预报服务经验人员加强值班,三是强化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四是加强对雷达,自动气象站设备检查,确保暴雨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