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出台了《关于在教学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推广、实践了学案导学、洋思经验、杜朗口教学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通过开展大阅读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与社区、企业、艺术中心积极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教育统一规定:各学校必须每天保证学生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保证每天上午25-30分钟的大课间。各学校建立了音体美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了文艺汇演、书法比赛、拔河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等文体活动。县教体局开展了全县小学课外知识阅读、小学数学能力、小学生小发明和小制作等特色比赛活动,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1-2项特长。
四是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建立了县、乡、校、学科教研组四位一体的教科研网络,建立了兼职教研员队伍,制定了《关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指导意见》,大力开展一周半日制常规教研活动,积极深化课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县共申报立项省级课题14项,113篇研究论文获省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省级优质课评选获奖4人,市级优质课获奖28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48人,省级优秀论文142篇,市级教学论文173篇。
6、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显著增长。
一是从20xx年6月开始统一了县乡教师工资,并将乡镇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同时从20xx年开始乡镇教师的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部由县财政支付,全县教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部纳入了县财政预算。
二是县级财政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了省定标准,城市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也按照省有关规定进行了征收拨付和使用,县财政专门安排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三是义务教育阶段“一免一补”和高中、中职学生助学金全部按规定落实。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和教育核算中心,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实现了“校财局管”,
四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实现了专户管理和预算管理。
具体情况如下:
1、我县在统一县乡教师工资标准,将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省市事业单位人员增资规定,使全县教师工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农村教师月工资人均达到1340.4元,人均增资506元。
2、用于为民师退养人员调整生活补助费,县财政投入73万元,人均月增资158元,已从5月份开始执行。
3、为保证“初中进城工程”的顺利完成,为**三中修建实验楼、学生餐厅各一栋,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县投入600余万元。
4、为**五中修建教学楼2栋,学生餐厅1栋,完成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投资达1050余万元。
5、配合**五中改扩建工程,县投入拆迁补偿83.16万元。
6、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消除薄弱学校,结合乡镇小学布局调整,为恩城、王杲铺、王凤楼、腰站四处乡镇各建教学楼1栋,投资达320余万元。张华镇贺沟小学学校改造,投资10万元。
7、县财政用于中小学远程教育配套资金97万元。
8、20xx年危改工程规划改造面积是24726平方米,规划投资是1898万元;校舍维修规划改造面积是20302平方米,规划投资是1417.1万元;县财政安排的维修改造资金是1648.1万元。
9、县财政拨付实验小学校园网建设资金19万元。
10、义务教育学生“一免一补”,财政投入62.88万元,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所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实行了“一免一补”政策。
11、普通高中学生政府助学金救助学生730人,救助比例达到8%,财政投入36.25万元,县配套资金7.25万元。
12、职业中专学生政府助学金投入34.13万元,县配套资金7.58万元。
13、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县财政配套资金97万元。
14、20xx年教师节,县财政拿出110万元,用于对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15、参加市第三届全运会,县财政拨专款40万元。
16、20xx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县财政配套资金112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日趋明显;二是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三是职业教育投入尚需进一步加大。
我们将以这次教育工作综合评估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整改,狠抓落实,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Tag:单位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事业单位个人总结,总结报告 - 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