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设惠民农机。
落实购机补贴政策,我们思想上要更加重视,组织上要更加严密,实施上要更加规范,监管上要更加严格。要切实落实好配套补贴资金和工作经费。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在落实地方补贴资金和工作经费上取得大的突破,做大补贴规模,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好操作程序,加强对定点经销商的管理和资质把关。对原有定点经销商进行一次全面复审,重点审查经销商执行政策和操作程序的情况,坚决淘汰不具备资质条件、违规操作的定点经销商,同时将项目资金规模较大的县,增加1个定点经销商。要强化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逐步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机制、质量投诉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加强对补贴产品的质量督导,切实保护好机手利益。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市局将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大督查的密度和强度,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三)进一步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创新,实施科技农机。
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不竭动力。我们农机部门要发挥整体优势,整合资源,围绕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技术,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积极抓好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农业部已将油菜生产机械化列入了重点推广的技术,启动了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各区县(市)从今年起要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特别是部级试点县,要按照项目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着重总结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要点、种植模式和农艺规范,积累技术和经验。二是进一步加大机插秧示范推广力度。认真总结推广前几年机插秧试验示范取得的成果,推荐成功的试验结果,制定配套育秧技术地方标准和机插秧作业质量标准,指导实际生产;继续加大插秧机的补贴力度,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补贴资金对插秧机实行累加补贴,进一步提高插秧机的平均补贴率。三是大力组织开展农机科研联合攻关。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机科研开发的支持,充分利用系统内外两种资源,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推广机构,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协同攻关的长效机制。要重视养殖业、渔业、设施农业等领域农机装备和技术的研究,着重抓好粮食、油菜、棉花、茶叶、柑橘、烤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的科研开发,提高农机化科技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农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大力培植、发展农机大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把购机补贴资金向农机大户倾斜,引导、扶持农机大户加快发展,使农机大户成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二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抓好乡镇农机站的改革,把其经营服务职能分离出来,引导、支持分流人员组建经营服务实体。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本着“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机大户联合起来,建立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三要发展壮大农机培训体系。严格执行拖拉机驾驶培训资质审验制度,以资质审验为主要手段,促使农机培训机构切实加强办学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要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的机遇,面向广大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扎实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扩大鉴定范围,增加鉴定工种,使鉴定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四要加强机耕道建设。严格按照每年新建1000公里机耕道的目标要求开展工作。
(五)进一步推进农机化企业产业化,建立产业农机。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市农机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还很大,我们要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一是扶持本市农机生产企业发展。努力争取和落实有关支持农机工业发展的政策,为农机工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产品,从技术、政策和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促进农机产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生产企业开拓市场,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尽力对本市产品给予扶持,在此强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补贴本市产品,各地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更好地落实。二是引导农机流通产业发展。目前,我市农机流通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正蓬勃发展,经市局审核、省局授牌的农机定点销售企业更是成为我市农机流通企业的主力军。各级农机部门要支持、指导农机流通行业组织建设,通过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市场,完善农机市场体系,加强农机化信息服务,为农机流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农机流通产业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三是规范农机维修产业发展。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的资质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农机维修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创造农机维修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四是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作业服务组织,从购机补贴上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给予倾斜,扶持农机大户的发展;加强农机手、农机大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技能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渠道,为机手和农户牵线搭桥,组织有机户为农户开展农机作业承包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机跨区作业的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跨区作业机具免收通行费的政策,切实做好重要农时季节农机作业用油、机具维修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要强化对作业市场秩序、作业质量、服务价格的监管,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单位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事业单位个人总结,总结报告 - 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