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教育教学“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班会课(活动)» 正文

“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班会课(活动)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教育教学   阅读:8817

导读:业情况,平时测验等)、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量化为可操作的评分细则,由班干部和“互助小组长”负责考评,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状况用操行分数直观体现出来。“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互助小组内外的调整,以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有利于保证“对手”之间的“公平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又有利于学生成功有更大成功的压力与动力。6、及时反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及时反馈是“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主要要求,也是关键性的环节。“对手互助小组”有三种反馈:一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向学生和集体的反馈。由各小组公布本组取得的成绩,结合班级考评,每周进行单项评比,每期进行小组评比。二是向家长的反馈。制定《学生在校情况信息反馈表》、《学生在家情况信息反馈表》由各互助小组分管学生如实填写,每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三是由学生自己每周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真实感受的“谈心簿”,以便班主任随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极强的竞争,因而会产生压力也会有学生品尝到失败的苦涩。因此,谈心簿是进行心理疏导、调整情感状态的

“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班会课(活动),标签: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http://www.xxk123.com

业情况,平时测验等)、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量化为可操作的评分细则,由班干部和“互助小组长”负责考评,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状况用操行分数直观体现出来。“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互助小组内外的调整,以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有利于保证“对手”之间的“公平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又有利于学生成功有更大成功的压力与动力。6、及时反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及时反馈是“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主要要求,也是关键性的环节。“对手互助小组”有三种反馈:一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向学生和集体的反馈。由各小组公布本组取得的成绩,结合班级考评,每周进行单项评比,每期进行小组评比。二是向家长的反馈。制定《学生在校情况信息反馈表》、《学生在家情况信息反馈表》由各互助小组分管学生如实填写,每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三是由学生自己每周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真实感受的“谈心簿”,以便班主任随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极强的竞争,因而会产生压力也会有学生品尝到失败的苦涩。因此,谈心簿是进行心理疏导、调整情感状态的重要手段。从97年以来笔者坚持每周批阅谈心簿,使思想工作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许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疏导。二、“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成效经过三届不同生源类型的班级管理实践,“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1、提高了竞争,使学生更有上进心。个人间、小组间的竞赛,竞赛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观念,逐渐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特别是传统观念中的差生,在管理模式中成为某方向的强者。龙泉茶店中学初97级4班的艾某,由于小学基础差,一直存在自卑情绪,26字的请假条,错别字多达17个。在模式探索实践中,先成为清洁小组长,后成为班生活委员,再到校生活部副部长。初中毕业后担任保安工作,因高度责任心、上进心和自信心而深受好评。至今,他还念念不忘当年的“对手互助小组”。2、实施成功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同质间的竞争,动态整体评价及时反馈使学生处于竞争成功和激励之中,又由于竞争的多样性(大到学习竞争、小到“看谁擦黑板最干净”)更使学生都会获得成功,表扬、奖励让那些初中孩子经常地处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后进生、发展中学生的失败心态、受挫心态得到矫正,大多数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这正是“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的最好诠释。3、提升学生自我责任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中,小组的发展、进步、荣誉和同伴间的相互管理、相互提醒,迫使自制能力不够的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培养自我责任心。我现任成都市第五十七中学校初20xx级7班班主任,学生均是由学习、生活、习惯较差的学生组成,我们在实施“对手互助小组”管理之初,给全班提出“诚信、自律、互助、进步”的班训和治班理念。翌年后,该班在班风、学风,尤其是学生自我教育方面已成为学校的亮点。受这种模式的影响,我校初20xx级还进行了《初中学生自我责任心的培养及研究》的课题研究。4、培养了一大批有责任心,乐于为大家服务的班干部“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中,班干部一律通过竞选产生,实行投票制。投票选拔干部时一律不看成绩,只看该同学责任心和是否有能力胜任所竞选岗位的工作。在初2000级2班,有一次选干部时,当时该班最胖的同学胡某竞选体育委员,他当时竞选理由是他具有:(1)责任心;(2)愿为大家服务;(3)自己自控力不够,需要由大家监督;(4)自己太胖,通过小组和班级的督促,希望自己减肥。当选后,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体育从0分,上升到中考时的23分。他认为:对于他,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自控。事实上,他在督促大家下午锻炼时,自己都是含泪跑步。因此,在“对手互助小组”管理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也就促进了干部的成长。凡是我在开展该模式中中培养的班干部,都一直是学校的重要干部,表现最出色,我班也成为学校优秀干部数量最多的班级之一。5、营造良好的小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手互助小组”模式实施中,我让学生互相写出组内成员的十条优点,注意在谈心簿中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家长关系中注重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让学生更多地看到同伴和自己的长处,让家长更多发现自己子女的发展潜力,逐渐就在学生成长的周围形成一个以成功教育为主,以激励为主的小环境。加上“对手互助小组”模式,重视学生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学生在组内都会获得更多的认同、鼓励,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平台。由于该模式竞争内容的多样化,因而它的导向是:特长应充分发挥,为小组、为自己争得荣誉;暂时不足可以努力补上,小组内有专人帮助,使学生既有条件补上,又有机会补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的外动力,推动学生发扬特点,改进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成都市57中学初20xx级7班建班初期,参加校元旦文艺汇演节连三等奖都未评上,在强手林立的20xx年元旦文艺汇演中我班不仅获得一等奖,而且是总分第二名,在校女子健美操比赛中也获奖得一等奖。如果单看成绩,他们都很困难,但受这些成功的激励,他们重扬人生的风帆,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兴趣特长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6、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集体合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要想自己所在小组优胜,内部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两三年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并很快转化成对班级的热爱,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学生成人后也会自动转化成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现在笔者都还记得成都57中初2000级2班学生进入初三的后的班训——“以德律己,以班为荣,以优报校,以忠效国”,这正是“对手互助小组”的活动中,学生思想的升华,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在班级建设中的体现。三、“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思考“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是由于班上学生生源参差不齐,为了让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而想到的。经过9年的实践,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都取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近几年的理论学习和班级管理经验的梳理,该管理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1、“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的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三个需要:(1)安全的需要,学生在活动中的竞争对手是同一层次的同学,因而获得超越的机会大。“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有成功的机会”,这使学生心理安全得到了保障。(2)归属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一个人希望与别人确定稳定的感情和精神关系,希望获得别人或群体的接受心理需要。“对手互助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的集体,一个精神的“家园”。(3)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一种别人、社会对自己有稳定的、较高的评价,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手互助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小组做贡献,“他(她)是有贡献的,我们应当尊重他(她)”已成为口头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在安全、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会增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对自我成长发展和利用自我潜能的需要。一个愿意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就会克服一切困难、超越自我、完善自我。2、“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学生内外动机相结合的动力系统动机理论认为:外部动机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缺乏持久性;内部动机是学生力求认识未知,渴望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发挥潜能完善自我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体验,自我意识活动是最直接,最活跃,最稳定的动力因素。“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实现了内、外动机的相互结合。竞争、小组荣誉,小组同学间的相互激励,形成巨大的外部动机;而同质竞争,动态管理,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给学生形成了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3、“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合作教育优势合作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性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去寻找“最近发展区”。“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发展潜力,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开展同质竞争,促进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合作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发展来源于合作,同学间的积极互动对学生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该管理模式充分激发了小组的合作,充分利用学生的互补性,能有效地促进了个人与集体的同步发展,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四、“对手互助小组”班级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1、个别教育内容是很难量化的,传统的定性化教育和量化内容相结合的“度”,是班主任在实施中的难题;2、“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本身存在教育过程简单化,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谈心簿”作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两者的统一和协调是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3、在竞争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个体矛盾,而引起的学生间的人际冲突,是该模式实施的难点之一;4、如何克服该活动实践中,小组整体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个别学生对活动漠然的问题。班级工作中“对手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它基本上能与当前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以学生主动地,有差异地、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它有机地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相结合,也体现出新课改的合作、互动、竞争观念,是值得尝试的班级管理方法之一。参考文献:(1)《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刘京海著《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年12月版(2)《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3)《魏书生文选》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4)罗宣存,《现代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2版。(5)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2版。(6)《中学生民主化管理实践谈》唐阳平《数学与管理》(太原)20xx.7(7)《“生活德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蔡隽、郑??选自《班主任之友》20xx.7(8)《“四人小组”式班级管理》张登峰选自《班主任之友》20xx.1(9)《实行“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涉曲》杨明朋选自《津头西教育》20xx.3(10)“竞赛合作管理模式”钱晓祯选自《班主任之友》2000.5(11)桑标.试论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12)《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刘电芝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上一页  [1] [2]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