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择最佳时机,组织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很好的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一种学习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选择何时让学生互动,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们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例如教学
认图形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还要研究不同的拼法。对于一般学生来讲,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动手,合作交流,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地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观察同一类积木的面,虽然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形状是相同的,发现形状相同的面,并概括成平面图形时,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表象”过程,是认识平面图形最关键的一步,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常不能感知形成的表象,这时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搭积木,分积木,摸一摸,拿形体画图形的活动,往往恰到好处。同样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从学生抓画片的游戏开始,女孩抓了8个蓝色的花片,男孩抓了13个红色的花片,显然红花片多。“多多少个”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把两种花片排一排,就能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这是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但例题的教学重点是用减法计算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可学生很难想出用减法计算,通过“还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寻找算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可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最终得出问题的解答方法。
3.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侍馍婕爸疃嘁蛩?而个体思考却很|难考虑周全,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使思维发生碰撞,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往往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教学“假日小队”开放题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交往互动,通过小组交流,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样,教学“估算”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后,可以较完整地归纳叙述,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不仅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因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互说想法,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