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人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20多年努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个人首先富了起来,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将面临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就自然资源而言,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资源少,而且浪费严重。像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许多矿产资源的储存量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人力资源而言,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人口数量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人口的质量。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00》认为:1987-1997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韩国为2193人。我国与这些国家相差5-10倍。面对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不足,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高的情况下,成人教育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每年有数百万的成人接受高等教育,20xx年成人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占高等教育毕业总人数的46%左右,数百万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成人继续教育。每年接受培训的职工近5千万,接受各种内容和形式培训的农民近一个亿。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成人教育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第二,成人教育是与劳动就业紧密联系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充分,将会导致一部分人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收入差距和社会差距拉大;严重的会影响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兴旺。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就业难度最大的国家。必须创造条件解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然而,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多,重要的是就业人员的素质;文化技术水平。现在许多农民工进城打工,怀着良好的愿望,但就是找不到工作,不是没有职位,只是许多人没有适应岗位的文化技术知识,不能胜任而已。为了加强就业培训,教育部、农业部等单位正在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关于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规定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已经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于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岗位培训。成人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劳动就业的培训重任,促进就业的充分和优化,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第三,成人教育是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紧密联系的。中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人口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盲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国民受教育年限较低,2000年15岁以上的民国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刚刚进入大众化的初始阶段,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素养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国民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的高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会困难重重;国民素质不高,也会直接影响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现。这样,我们追求的社会和谐回因国民素质不高而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重要问题是教育,除了加强普通教育提高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外,就是不断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环境友好等方面的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四,成人教育是与人们生活质量紧密联系的。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看,物质生活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等同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谐社会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如稳定收入,居民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满足人们自身娱乐、休闲、欣赏等精神上的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人教育不可忽视的功能。
第五,成人教育是与自然的和睦相处紧密联系的。在改革开放的20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的增长,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某些经济社会不协调,及人和自然关系不协调的严重问题。今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在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正式对外公布,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133位。这是个令人感到尴尬,同时也感到危机的数字。事实告诉我们,对自然的过分索取,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不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前一段出现的“环保风暴”正是体现了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决心。有识之士强调,重要的是教育。一方面在广大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使青少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重点对广大干部、职工等全体公民实施专门性可持续发展教育,改变他们传统的发展观,唤起人们的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他们自觉地为维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开展适应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科学技术教育,增强有关的技术开发和生产操作的能力,确保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显然,这也是成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