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惠民医疗工作扎实开展。目前,全市共发放惠民医疗卡64185张,其中城市18445张,农村 45740张。确定惠民医疗机构134个,其中三级医院1个,二级医院18个,一级医院115个,分别占相应级别医院的100%、70.6%和61.3%。全市财政共投入46.3万元惠民医疗服务补助资金,8265名困难群众享受了惠民医疗政策优惠,减免医疗费用46.3万元。继续实施单病种限价管理。目前,泗洪县、宿豫区、泗阳县所有一级以上医院全部实施单病种限价管理,并统一制定了公示牌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宿豫区二级医院对12个单病种实行限价管理,市直及其他县区对10个单病种实行限价管理。
7、**卫校新校区建设如期完成。占地面积420亩、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的卫校新校区于20xx年2月18日正式开工,在承建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卫校新生顺利入驻新校区,11月底,卫校老校区也整体搬入新校区。
五、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扎实开展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已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其它具有社区特色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成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0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城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2、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xx年初,根据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建立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
3、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报告制度。为进一步了解城市社区卫生工作进展情况,根据省卫生厅统一部署,我市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各县区按季度上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六、加强突发事件处置应对
1、着力抓好手足口病的防制工作。面对手足口病在部分地区暴发的局面,我局领导班子迅速按照上级部署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一是立即成立手足口病防治指挥小组,由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组织指挥全市开展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二是积极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全市近百人参加培训。三是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接听电话,解答公众提问。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托幼机构预防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的紧急通知》(宿疾控〔20xx〕48号),对市区4家幼儿园开展防治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各方努力,全市无聚集性病例、无死亡病例。
2、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局领导班子反应迅速,牢固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局意识和职责观念,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及时动员全市卫生系统向灾区献爱心,带头向灾区捐款捐物,在局领导班子的感召下,全市卫生系统共向灾区捐款18万元。同时,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在第一时间组建医疗卫生急救队伍,筹集26种价值2万余元的应急药品,随时准备支援灾区。截止目前,先后派往灾区三批次临床医生3名、疾控、卫生监督专家6名、驾驶员1名共计11人,现在仍有2名同志在灾区开展工作。
3、下大力抓好问题奶粉事件处置工作。20xx年9月中旬,针对问题奶粉事件,局领导班子反应迅速,立即组织全市医疗资源积极应对,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确定全市16家定点筛查和治疗医院,深入一线,亲自指挥,调集23台b超,40多名儿科和b超医生到定点医院对全市婴幼儿实行免费筛查诊疗,确保了问题奶粉事件处置到位。
七、卫生行风建设卓有成效
1、在行政审批上。一方面缩短办事时间。食品卫生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办理时限分别由以前的一个月减为目前的8个工作日,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年度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到期换证、以及医师和护士的执业注册和变更许可办理时限分别由以前的一个月减为目前的10个工作日。另一方面减免行政审批收费。免收了民办医疗机构管理费;降低了医疗机构检验费收费标准;对公共场所卫生审查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审查费和卫生许可证工本费优惠10%收取;对持有下岗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办理卫生许可证免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审查费和卫生许可证工本费,这些举措得到了服务对象的支持和拥护。
2、在卫生行政执法上。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卫生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和卫生行政处罚原则等,向社会公开执法人员、执法程序、工作时限、行为规范、收费项目,公开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严格把好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三大准入关”。加强卫生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超范围行医和虚假广告行为,并对有关违法行为进行公开处理,逐步建立起有序的医疗市场竞争机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