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生态循环,综合利用。把现代生猪产业与现代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广沼气和生物治污措施,实现生猪养殖污染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畜牧循环经济。
3.2.5 创新机制,增强动力。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担保、保险和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生猪市场调控机制,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3.2.6 政
府引导,社会参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进政府扶持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积极发展生猪生产。
3.3 建设目标 到2015年,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2000万头,全省年出栏生猪总量达到1.1亿头,猪肉产量达到808万吨,省外销量达到135万吨(出口12万吨)。其中:到20xx年,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1000万头,年出栏生猪总量达到1.0亿头,猪肉产量达到730万吨,猪肉省外销量达到100万吨(出口7万吨)。
3.3.1 良种繁育目标。新增出栏的优质商品猪全面实现良种化。到20xx年,良种覆盖率达到75%,到201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80%。
3.3.2 规模养殖目标。到20xx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到2015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
3.3.3 加工目标。到20xx年,优质商品猪精深加工率达到35%以上,到2015年,精深加工率达到50%。
3.3.4 疫病防控目标。到20xx年,项目区(市、县、乡、村)全面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全面建立生猪疫病可追溯制度。
3.3.5 产品质量安全目标。到20xx年,全面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兽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监控达到国家要求,全面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3.3.6 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生猪生产、加工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全省减排二氧化碳972万吨、化学需氧量612万吨,生产沼气16.2亿立方米。
4 建设布局
4.1 生产基地布局 在我省国家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和生猪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的18个市(州)、88个县(市、区)建设优质商品猪繁育和生产基地,其中重点建设县48个。
4.2 加工基地布局 在生猪养殖较为集中、配套产业较为完备、交通优势较为突出、肉食品加工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布局建设优质商品猪加工基地,发展壮大猪肉食品加工企业。重点布局在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5个、20亿元以上的企业10个。
4.3 饲料生产基地布局 在生猪养殖优势突出、饲料生产原料较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建设优质商品猪饲料生产基地,扶持龙头生产企业,建设饲料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布局在丘陵地区和成都平原。培育年产20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10个,饲料生产能力由目前的65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
4.4 交易市场布局 在生猪集中产区,交通优势明显的地区发展现代生猪交易市场,建设优质商品猪大中型批发市场18个、期货交割点2个。
4.5 储备基地布局 在物流中心、出川通道、交通枢纽、集中产区和主要销售区建设中央、地方和企业优质商品猪储备基地,建成优质商品猪储备基地32个。
4.6 疫病防控及质量安全项目布局 在88个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建设和完善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和乡兽医站、村兽医室基础设施,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
5 建设重点
5.1 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
在全省88个生猪主产县(市)新(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000个,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配套饲养、防疫、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
5.2 优质商品猪良繁体系建设
新(扩)建种猪场80个,存栏纯外种或配套系种母猪4万头以上,年提供优质种母猪40万头,新(扩)建仔猪繁育场2400个,存栏优质种母猪120万头以上,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配套饲养、防疫、粪污处理和水、电、路等设施设备。
5.3 优质商品猪疫病的防控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1000个乡、5000个村兽医室基础设施,配置相应的疫病检测和诊疗仪器设备。建设和完善88个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配置相应检测和仪器设备。
5.4 优质商品猪生产综合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在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工程、干粪发酵池、雨污分流系统和生物治污设施,鼓励发展沼气发电、集中供气,利用沼渣沼液、生物垫料等有机肥发展绿色种植业。
5.5 优质商品猪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建设省优质猪育种研发中心,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猪种。完善种猪性能测定中心设施设备。建设省级优质商品猪养殖技术培训中心,加强县级畜牧技术培训站建设。
5.6 优质商品猪加工能力建设
加快优质生猪制品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培育生猪育种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连锁经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支持肉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冷鲜肉、中低温熟食品、川味特色猪肉制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促进生猪定点屠宰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化屠宰加工。鼓励企业利用生猪副产物发展生物制药、皮革制造,延伸产业链。改扩建100万头以上屠宰加工项目30个,50万头以上屠宰加工项目30个,2万吨以上熟食品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