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我市城乡公共交通事业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国家、自治区公交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打造半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的需要,实现城乡公交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公交优先相关政策,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经营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模式,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等措施,构建集约经营、优质安全、畅通有序、便捷舒适的城乡一体化大公交格局。
(一)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公共交通具有客运量大、相对投资小、占有资源少、营运效率高、污染相对较少和人均占用道路少等优点。据有关专家测算,公共汽车承担着城乡80%以上客运量,载客量
为小汽车的3o倍,占路面积只相当于4辆小汽车或2o辆自行车,单位载客量、公里油耗、尾气排放均优于小汽车10倍左右。当前,城乡交通供需矛盾日趋凸显,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是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交通拥挤堵塞状况的必然途径。然而优先发展城乡公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市政府多部门合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需要出台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基础,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政策中充分体现,树立“百姓优先”的公交意识,加强宣传和引导,形成政府重视、各部门支持、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需要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公交优先理念,引导市民转变出行观念,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摩托车等使用。
(二)推进公交资源整合。一是打造龙头公交企业。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公交配套,需要规模大、实力强、集约化程度高的龙头公交企业集团来支撑。按照“适度竞争、集约经营、规范服务、方便群众”的原则,在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市场机制,稳妥推进城乡公交行业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整合城乡公交客运资源。二是合理规划公交线路。适时发展城际公交。按照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同城化的发展要求,从方便沿黄河两岸群众出行,促进沿黄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全局出发,20xx年底全面开通沿黄城市带城际公交车,重点打造**-**-银川、**-**-灵武-宁东大站快运城际公交和**-**-银川沿途停靠城际公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准许同城化区域内异地营运出租车,为形成银川、**、**、灵武、永宁形成城市紧密圈奠定交通基础。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进程,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善城乡公交网络,实现主要乡镇,中心村通公交车的目标;20xx年底前规范市区至**镇、**铝厂、**大坝电厂的公交化运营;20xx年前开通以**市区至邵刚镇、叶升镇、峡口镇为试点的市区至中心乡镇的二级公交网络;在20xx年底逐步开通以二旗村、刘庙村为试点的市村、镇村之间的三级公交网络。开辟旅游客运线路。**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分布着黄河大峡谷、明长城、广武岩画、古梁首、黄河湿地、牛首山寺庙群等景区。今后,将根据旅游淡旺季情况,适时将原有班线客运延伸至旅游区,积极推进旅游交通业的发展。三是充分利用调整现有线路。一是对我市条件较为成熟农村客运线路加大发车班次和密度,实行公交化运营模式,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城市公交待遇;二是对一些偏僻支线采取不定线路、不定班次、不定站点的一票到达、去程和回程时间由旅客和车主协商决定的发车方式;对不适宜开行日班的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开行隔日班、周班、赶集班等;三是对客流量小的农村客运偏僻支线,组织小型客车定点运行,把农村旅客送到干线乘车点,实现干线客运班车与支线小客车对接;四是根据乡镇各单位职工上下班情况,提前和延长早晚班的发车时间并对长期乘坐的职工给予一定票价优惠;特殊时期可采取乘客与车主协商的方式安排加班车。
(三)制定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公交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公交建设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将公交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公交场站建设、维护及车辆更新改造,重点用于公交枢纽站、换乘站、港湾式站台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把主干道路站台改造成大型港湾式站台,实现公交车上下客不占道,减少公交车停站对交通的影响。二是实行公共财政补贴、补偿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公交企业实行严格规范的成本费用审计与评价,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由财政给予补贴。因价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票价限制、油价上涨等造成的亏损)、承担社会福利性(包括对离休干部、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残疾人、学生等实行免费和优惠)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支出,地方财政及时进行审核,实行专项经济补偿。三是逐步实行公交低票价政策。为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积极推行城乡公交低票价政策是关键。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城乡公交票价,实行听证程序,充分听取广大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根据我市区域状况和公交现状,通过财政支持逐步实行城乡公交向低票价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