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调研报告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扶贫工作调研建议»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扶贫工作调研建议

[10-15 15:47:4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调研报告   阅读:8608

导读: 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虽然村里相继发展了中药材产业、养殖业等,部分农户收入相对较高,但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没有抗市场风险能力,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收入不稳定。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7元,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村脱贫致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乡村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扶贫工作调研建议,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http://www.xxk123.com
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虽然村里相继发展了中药材产业、养殖业等,部分农户收入相对较高,但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

规模,没有抗市场风险能力,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收入不稳定。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7元,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村脱贫致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乡村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加大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要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4、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省、州、县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 ,以新村示范点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点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节能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制定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全村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5、要转移农民,拓宽增收领域。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在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7000元左右,县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8000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万元, “种田糊口敷日常、打工赚钱盖新房”,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要继续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本开发,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我村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要结合我县劳务输出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
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增强了公民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意识。为全村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美满、温馨的生活环境 。
总之,本村要按照我县全面实施“一个中心城市、四个门户城镇、四个特色功能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发展药材及农特产品产业为依托,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北大门形象。

上一页  [1] [2]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