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扩大消费总量。近年来每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尤其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并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到20xx年投入4万亿,今年要安排1000亿元。这些政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直接面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投资,但深入分析起来,对消费的拉力是很大的,而且扩大居民消费也是这次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流通设施水平和消费总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要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根据我省实际,全省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的目标可以确定为,以20xx年为基数,年均增长15%,实现五年翻一番,到2013年达到8300亿元。二是争取一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挤进国家启动内需的笼子。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加大争取力度,有的放矢地申报一批流通基础项目,尤其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肉类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冷链运输、销售项目,符合国家改善民生的总体方向,应作为争取的主攻方向。三是完善消费政策。第一,要改变限制消费的税收政策,取消对金银首饰5.5%的特别消费税,对连锁企业要实行总店统一纳税制度。第二,流通企业的水电价格应与工业企业同价,现在相差一倍左右。第三,要减少对流通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一家企业反映,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多达29项之多,企业不堪重负。
2、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调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有效的消费需求是扩大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税收减免、小额信贷政策,促进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国民收入向居民分配的比重,合理降低投资率,使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同步,使全体人民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要确保扶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轻农民负担,并采取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农产品出口、发展劳务经济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降低消费税率等措施,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3、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一是扶优扶强,下决心培育一批大型流通集团。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托管等方式,优势互补,做大做强。要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1-2个年销售额过百亿元,3-5个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零售企业,以此形成发展支撑。二是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要对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59)号]文件进行认真疏理,逐项落实到位。加快发展包括有形市场电子贸易系统、工商企业网络经营系统在内的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通过现代化流通引领现代化消费、推动现代化生产。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启动农村消费。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重点,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并要规划建设以农村集镇为依托的区域性购物中心,努力挖崛农村消费潜能。四是加强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商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尤其是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4、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前商品市场繁荣,品种日益丰富,但品种数量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据测算,目前国外商品品种规格多达60万个,而我国只有20万个左右。要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积极反馈市场需求信息,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特别是要注重开发适合不同消费阶层和消费群体的新产品,满足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用品和服务就是一个薄弱环节。衡阳香江百货店年销售不达4亿多元,而老年人的消费不到10%,要着力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产品,刺激老年人的消费欲,发挖掘老年人消费市场。要加快开发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热点商品,大力发展旅游、健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增强民众对社会保障的信心,弱化消费方面的谨慎预期心理;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尽快把所有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要有突破;同时要大力发展保险业,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总之,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是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知难而上,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增加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和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扩大消费需求,一定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