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尽管“禁实”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筑节能”工程已全面推开,对新型墙材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部分建设单位、开发商节能理念淡薄,实行建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筑节能内在需求不强烈,干扰监督、对抗监督、变相降低节能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开发工程为了不实施建筑节能甚至逃避监督。
(二)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实施建筑节能认识不足、信心不足、标准过低,抱着“只要做了就比不做强,就算是完成任务了”的心态,监督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
(三)建筑节能施工队伍,尤其是外墙外保温施 http://www.xxk123.com工队伍技术力量不强,专业化水平不高。外墙外保温的施工中,既包含了板材的粘贴,安装工序,又包含有粉刷工序,对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调研中发现部分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难以满足标准要求。
(四)参建各方的建筑节能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急待提高。在此次调研中,通过调查询问,发现一些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知之甚少,难以对节能施工队伍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
(五)节能检测能力仍需加强。
(六)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目前,我市规划区内在建工程多使用混凝土空心砖,这种砖的内在质量与水泥含量、选用的骨料质量、成型压力、养护条件等多个环节多个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厂家有较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水平。此次调研中有人反映一些不具备生产许可,没有备案的小厂“冒牌”供货,这种现象必须杜绝。
(七)关于建筑节能的一些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不完善。此次调研一些技术人员反映,同样一种材料,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检测项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指标要求,也有人反映标准难以在施工现场得以实施,这些问题对规范及技术标准的实施造成了一定障碍。
(八)一些施工时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尤其是节能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性质的问题,需要整理、归类、解决。建筑节能工程在我市刚刚全面铺开,规范有了知道了该怎么做,标准图有了知道该做成什么样,但是对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常见的毛病及纠偏措施知之甚少,办法不多。
(九)各县区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得不平衡。
三、一些设想及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及工作打算如下:
(一)以宣传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契机,加大依法监管力度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筑节能领域是一个市场机制部分失灵的领域,建筑单位、开发商和用户对建筑节能的内在需求不大。对开发商而言,实施建筑节能每平方要增加约100元成本,这部分虽然最终由业主承担,但升高的房价不利于销售竞争,另外增加了资金流量和投资风险:对业主而言,经有关专业人士测算,节能部分的投资需8至10年才能收回,因此,节能对住户没有太大吸引力。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建筑节能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行政干预必然是长期的、法治化、制度化的,自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我们提供了执法依据与契机。
(二)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增强监督人员对节能工作的责任心和信心结合起来。切实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提高监督人员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使其能够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的战略高度上、从推动建筑业产业调整的高度上来理解它所从事的建筑节能监督工作,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信心。
(三)加大培训力度,要对参建各方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重点对外墙外保温专业施工队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力争做到这些人员在建筑节能方面能够“持证上岗”。
(四)加强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督力度,把推行“分户验收制度”与建筑节能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如告知业主该房屋的节能标准,增强对开发商的约束力。
(五)监督机构要定期召开“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与监督管理讨论会”,收集、整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常见的通病,研究新方法新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技术规程。
(六)继续加强对混凝土空心砖的质量监控,加大材料抽检频次,对于无证“套牌”、“冒牌”供应产品的,要联合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予以查处取缔。
(七)加强对各县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