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调研报告餐饮消费安全科学发展观调研建议» 正文

餐饮消费安全科学发展观调研建议

[10-15 15:47:4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调研报告   阅读:8685

导读: 3、原料采购把关不严 一些餐饮企业进货渠道较为复杂, 品种杂乱,采购时索证意识不强,原料质量往往难以控制。 4、超范围、超能力加工食品 一些餐饮单位在不具备相应卫生设施、条件的前提下超范围生产加工危险性相对比较高的冷荤凉菜等食品,另外一些餐饮企业超能力经营,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二、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企业和社会因素 1、从业人员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 对20xx年进行过培训的食品从业人员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现阶段食品从业人员学历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4.7%),其次为高中或中专(39.1%),大专及以上仅占到6.2%。以上资料反应出现阶段多数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小餐饮业稳定性差,业主变动较大,店面短期租赁、试营业现象较为普遍,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2.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是影响餐饮业质量好坏的关键,目前办公场所限制,培训基础硬件不具备,所以培训的深度及实用性均达不到要求,因此形成了短缩培训学时、消减培训内容、不

餐饮消费安全科学发展观调研建议,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http://www.xxk123.com

3、原料采购把关不严

一些餐饮企业进货渠道较为复杂, 品种杂乱,采购时索证意识不强,原料质量往往难以控制。

4、超范围、超能力加工食品

一些餐饮单位在不具备相应卫生设施、条件的前提下超范围生产加工危险性相对比较高的冷荤凉菜等食品,另外一些餐饮企业超能力经营,造成食品

安全隐患。

二、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企业和社会因素

1、从业人员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

对20xx年进行过培训的食品从业人员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现阶段食品从业人员学历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4.7%),其次为高中或中专(39.1%),大专及以上仅占到6.2%。以上资料反应出现阶段多数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小餐饮业稳定性差,业主变动较大,店面短期租赁、试营业现象较为普遍,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2.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是影响餐饮业质量好坏的关键,目前办公场所限制,培训基础硬件不具备,所以培训的深度及实用性均达不到要求,因此形成了短缩培训学时、消减培训内容、不能保证培训的结果,导致培训工作的不深不实,忽视质量,流于形式。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临时性观念强等,造成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

3、餐饮业准入门槛低

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对生产经营面积的要求偏低,使大量的小型餐饮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另外小型餐饮业生产经营面积小,功能分区不明确,容易造成生产加工环境的脏、乱、差,从而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4、卫生监督人力资源不足,监督手段落后

餐饮业得到了发展的迅速,而卫生监督的力量没有随着餐饮业数目的增加而得到加强,导致出现相对管理真空。目前卫生监督所40人,财政拨款28人,自收自支12人(要靠财政罚没返还来养活)。截止20xx年底,市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机构等被监督单位4260户。卫生监督工作中缺少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快速检测设备,现场监督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感官检查和手写笔录,工作效率较低。

5.卫生监督队伍结构不协调,整体素质不高。

高级技术职称和高学历人才少,中低学历职称甚至非专业人员多,不少监督员仅能胜任“跑跑颠颠,吆吆喝喝”这样的“体力劳动”,而真正掌握法律,熟悉程序,精通文书的综合性人才匮乏,这也大大降低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使得先进管理模式难以在基层真正推广。

三、解决对策

1、加大对餐饮业基本设备的投入。

把好预防性监督关,加强对餐饮业管理,使其提高认识,加大对卫生条件的改造,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标准,提高经营层次。

2、提高餐饮业准入门槛。

目前小型餐饮业的审批标准门槛较低,大批的小型餐饮业不断涌现,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给卫生监管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提高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食品卫生审批标准及硬件要求,减少小型餐饮业在餐饮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是提升食品卫生整体水平的关键措施。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企业内部长期有效的食品卫生知识宣贯体系。

加强对餐饮业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逐步提高业主和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和卫生知识,不断提高经营业主的守法能力和自觉性。一是严把培训效果关。可以借鉴其他行政部门的考试方法,采取微机考试制度,由计算机随机生成题库,采用上机考试的方法,通过考试者颁发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不达标。二是对被处罚单位和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卫生知识教育和卫生行为的培养,提高卫生知识水平,促使改变不正确的卫生态度。将培训与卫生许可挂钩,使其自觉执行和维护卫生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要求。三是建立企业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选取教育程度较好的食品从业人员担当食品卫生管理员并明确其职责,以食品卫生管理员为中心,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更新,建立食品卫生知识宣贯长效机制,带动企业整体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4、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好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加强卫生监督基础项目、人才队伍,工作经费等建设。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加强监督员培训,培养卫生监督学科带头人,提高人员素质和卫生监督管理水平。配备常用的快速检测仪器和设备,改变原始的监督模式,将现代化的高科技成果如远程监控技术等运用到卫生监督工作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技术水平和能力。

上一页  [1] [2]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