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号称中华一绝,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的烟花爆竹也因生产运营不规范被停产整顿。特别是我县电力、煤炭、水泥等优势行业企业受限制生产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难以正常,税收任务更加难以保证。
4、财源建设的亮点不多。在农业产业上,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几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处于发展之中,未形成财源“气候”,工业上,新办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要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石羊集团和尧柏集团,虽然投资巨大,产值也很大,但税收比重很小。其它在建和扩建的项目对财源的贡献目前还不能显现,财政缺乏支撑,财源缺乏亮点是财源建设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支柱财源的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
1、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
一要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财政还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必须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的观念。工业兴、百业兴,工业强、财政强。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的工作思路,抓住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下功夫做大做强工业财源。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抓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按照“一园一策、各具特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三园三区一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和软硬件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商家抢滩登陆的投资宝地。同时,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逐步构建政府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业主集中开发新机制,促使工业项目向园区有效聚集,提高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水平,促进项目集群、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二是精心培育市场,集中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大力扶持电力、煤炭、建材、花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促其向大规模、高科技方向发展,形成工业骨干财源。二要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即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在新引进项目和招商引资中,既要考虑对经济的促进,也要考虑对财政的贡献。三要增强长期抓、两手抓财源的全局观念。搞财源建设、发展经济,是政府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任何短期行为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财源建设的效果。同时,要增强全局观念,“两个财源”一起抓,实现财源建设的协调发展。即中央财源和地方财源都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互为发展基础和前提。没有中央财源的发展,地方财源要想长期突出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财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财源”一起抓。
2、在非均衡发展上求财源。立足本县实际,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一是要巩固现实财源,壮大骨干财源。我县现有的9户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是我县重要的现实财源,其中的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更是我县财源建设的关键。在“十一·五”发展过程中,要倾斜力量,通过全方位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其对我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二是要拉动梯度财源,注意可持续发展。要结合经济发展,制订科学的长期财源规划,对已建成的重点财源项目企业加强财务跟踪监控,实行分类管理,随时掌握经营状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产、供、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快速成长。三是培植新兴财源,增强发展后劲。主要是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实际,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断积蓄经济发展后劲。要把招引、新上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大项目、生产性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项目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局面,增强工业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的能力。如我县20xx年在建的卤泊滩涉农化工项目、100万吨二甲醚生产线项目、罕井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板生产线、天源6万吨多品种果蔬加工生产线及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等财源项目的培植,将为今后财政增收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挖掘潜力财源,促进财政增收。重点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堵塞收入漏洞;搞好人文宣传,挖掘旅游资源。
3、在多元投入上求财源。一是要向上争取资金培植财源。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和资金帮助,确保每年有3-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并争取纳入省、市计划盘子,尽快培植成后续财源。二是对外招商引资培财源。招商引资是我县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性措施。要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快”的思想,大力推行“全民招商”。要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产品多样、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引进有效投资,吸纳民间资本和团体资本,促进项目建设,培植长效财源。三是要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努力扩大乘数效应,以此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四是继续发挥银行信用社的投资主渠道作用,尽力支持给县域经济发展贷款较多的金融单位,合理引导存款流量,尽量为银行业放贷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