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肥育大猪的饲养。在不降低营养水平的前提下,将高营养水平的饲料西方调整为低成本配方,即肉猪前期(60-80公斤)粗蛋白质含量降低0.5%,肉猪后期(80-100公斤)粗蛋白质含量降低0.5%-1%。但过低配方营养浓度需注意营养平衡,不能低营养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又限饲,以防出现健康问题。
(6)要高度重视饲料的杀手——霉菌毒素。①应经常观察猪群,查看生产记录。霉菌毒素可使母猪阴户和乳头红肿、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等;初生仔猪瘦弱、多病和八字腿数量增加,仔猪断奶重下降;生长肥育猪拉灰色稀便,但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一直不佳等。②检查饲料及原料质量。看饲料有无发热现象和霉味;
是否全场猪只采食量都减少或不吃,还是只有部分猪只有此问题等,如果有上述现象,则说明饲料已经霉变。
(7)对下列不良的环境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改进:饲养密度高、空气质量差、温湿度不当、猪舍结构不合理、卫生差、饲料管理不到位、猪只饮水量不足(如饮水器的流速不足、安装高度不合适或数量不够)等。
低价位时的经营思路及对策
1、选择使用优良种猪
(1)使用优良种猪,确定理想的杂交组合模式是控制养猪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好的品种和杂交组合与地方猪相比,具有生长快、耗料少、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即使生产成本相同,所得经济效果也明显不同。
(2)在种猪的管理方面,配种工作继续进行;淘汰生产成绩不佳的母猪或少养母猪;对后备母猪推迟配种时间;饲料及营养指标照常;引进优良种猪,提高生产成绩。生产性能差的母猪包括:胎次在8胎以上、经常发病(如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产仔数少(10头以下/胎)、母乳不足、有肢蹄病、连续3个情期配不上种、母性差、习惯性流产等。
2、根据猪群的营养需要及气候特点制定饲粮配方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是最具挖掘潜力的部分。为此,必须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地配制饲料,如专用哺乳仔猪料、断奶应激料、生长肥育猪料、哺乳母猪料等。另外,还要随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如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若能及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重比从3.5降到3.4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90000公斤。
3、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
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延长母猪繁殖年限,就提高母猪年供商品猪数,这也是控制种猪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
4、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能够显著降低疫病防控成本。种猪群、仔猪、保育猪是整个猪群的保健核心。根据猪场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健方案后,必须严格执行。另外,良好的环境设备使用和精细的饲养管理措施,也是提高猪群健康、降低发病率、减少损失的重要条件。
5、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是猪场降低成本的重要保证
猪场员工是养猪效益的创造者。再好的技术路线及猪场老板的良好愿望,都是通过猪场员工的努力来实现的。适宜的工资标准、工作环境、技术培训、生活条件、工资方案和人事制度等,都会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工作质量。生产实践证明,员工队伍不稳定,走马灯式的人员流动,猪场就不会取得好效益。在猪价低迷的形势下,一些猪场会采取降低员工收入的办法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实不可取。要知道猪场培养一个技术好的员工是以相当部分猪群的损失为代价的,待遇低,他们就会离场另谋高就。因此,聪明的猪场老板越是在效益不好的情况下,越是对员工更加关爱。
6、低价位下适当降低肥育猪的出栏体重
日增重是影响养猪经济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猪的日增重不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直线上升的。随着体重的增加,猪体对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维持营养需要也相应增加。因此,为了取得养猪效益的最大化,猪场的经营者应以肥育猪的料重比为参考(因为在肥育后期投入的成本,主要是饲料成本),与市场售价作比较,确定适宜的出栏体重。若肥育后期猪的料重比按3.8计算,在前段时间出栏猪卖价13元/公斤、全价饲料2.79元/公斤的形势下,肥育猪每增重1公斤需投入的饲料成本为10.6元,与13元/公斤的卖价相比,仍有2.4元/公斤的盈利空间。这样,将体重95公斤的肥育猪延长至100公斤出栏,就能多增加收益12元,一个万头猪场就能多收益12万元。相反,在市场售价降低的情况下,上述操作就有可能不赚钱甚至出现亏本。因此,在低价位下养大猪不合算时,就要适当降低肥育猪的出栏体重,这也是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途径。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