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番茄平均亩产量5600公斤,按收购价每公斤0.38元,亩毛收入2128元。亩成本1225元,其中收获费400元;化肥主要用尿素、二胺和复合肥210元;农药叶面肥50元;种子30元;机械作业和运输费330元;农膜45元;人工日常管理费80元;水费80元。亩毛收入减去成本,
纯收入为903元。
通过比较分析,棉花受市场收购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且田间种植劳务繁重,但易存储。玉米种植省工省力,采摘容易。番茄产量高,作物成熟比较集中,但不易存储,如果不能及时的收购,容易造成损失。番茄如果运用滴灌技术,产量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行棉花、玉米和番茄的种植,番茄亩纯收入高出棉花420元,高出玉米216.5元。
四、措施建议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培育规范番茄加工企业,继续完善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番茄制品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出口前景广阔,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争相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及设备,投资新建番茄制品生产线,进行番茄深加工。但企业向高利润行业集中发展的惊人速度仍然让人感到担忧,番茄产业危机依然存在。如果出现每年番茄制品生产旺季,各企业抢购原料,势必会造成无序竞争的局面。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根据《**市番茄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经基本完成了新建企业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番茄原料处于饱和状态,不宜再新建番茄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必须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使**市番茄产业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一是要做好种植面积规划,加紧培育番茄原料基地,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解决企业之间的原料问题;二是要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产,解决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太集中的问题,提前化解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三是要合理调节价格,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建立工农协作和稳定的价格关系,确立原料保障、奖励、风险共担机制;四是合理安排好摘收期和运输,避免番茄在成熟高峰期积压,减少霉烂损失。因此**番茄产业发展应通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采取“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统一管理,协调运营,树立品牌,走向国际”的基本思路,以“原料基地化、加工群体化、生产规模化、市场网络化、科研系统化”的模式发展,最终彻底根除原料供应中存在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
**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番茄产业已初见成效。我们相信,通过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必将提高番茄加工企业的经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