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我县工业技改管理体系
政府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台有关技术改造的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拿出具体操作措施,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采取定期跟踪和专人负责制,并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在工业建设用地问题上,一方面可适当降低价格,吸引投资,另一方面要注意“内资”与“外资”并举,切实避免因政策待遇的差异而造成的“内资”外流。同时要采取措施,完善技术改造管理体系,一是减少和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对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和不使用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的项目,推行项目登记备案管理。必须由政府审批的,则应简化程序,减少审报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深入研究并努力推进投资的改革,积极探索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新办法;三是对工业产业结构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项目决策注意把握国家产业导向、技术发展走向和行业动态,认真分析市场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适时调整政策,真正做到“技改有方向、投资不盲目”,以确保技改的高成功率;四是建立人才专家库,为政府和企业技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五)抓大促小,推进中小企业发展
我县缺乏产销上的企业航母,能真正拉动整个产业链的企业没有。必须鼓励以大企业为龙头的战略性兼并重组,推进优势资源集中,打造能够聚集产业群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依托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对新兴产业的扶植,围绕资本、技术、产品等先进生产要素,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我县的经济大发展,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样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在围绕“做大做强”目标,推进重点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引导和推进中小企业技改步伐,要鼓励、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目标。首先要对我县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给予指导,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自身的产品和资源等现有比较优势,制定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定位未来发展方向,其次是研究选择县内一批成长性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对其有市场前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示范作用大的项目给予扶持,努力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突破。
(六)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拓宽企业技术和产品来源渠道
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拥有者及买方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快捷的交易场所,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其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要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仅要开展新项目或新产品的合作创新,同时要注意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装备优势,通过采取在岗培训、继续培训、项目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企业自己的科研开发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建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协作的运行机制,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解决企业技术改造中存在的难题,使得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新项目或新产品的开发和转化权利。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整体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第四,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技术和人才。要健全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完善信息系统,发展多种交易形式,努力拓展技术交易范围。要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功能,健全人才资源供求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管理制度,放开人才流动限制,并以优惠政策,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第五,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科技、生产、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更好地为企业技术改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