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打击非法客运难度大。目前,全州共有各类非法营运客运车辆6373辆,其中:小型客车11辆,微型客车1324辆,轿车112辆,三轮摩托车988辆,二轮摩托车1632辆,双排座客货两用车257辆,低速载货车511辆,农用车347辆,拖拉机1191辆,二手车占70%,未过户的车辆占25%,从事非法营运的人员6488人。在各县到乡镇,以及农村路网上形成一定规模长期从事非法营运。
非法营运的危害:
1. 道路运输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调研时发现非法营运车辆普遍对所载乘客的保险投保额度不足,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种,即使投保乘客险种的车辆也只保到每个座位2万元,农用车载人基本没有赔付能力,一旦发生交通责任事故风险偿还能力弱,若承运人死亡,将无人承担肇事后的民事责任,给社会造成不稳定。
2. 农村客运市场由于面大、线路复杂,全州运政部门仅有129名正式编制的管理人员,难以对全州道路运输市场实施全面深入的监管,非法客运行为在全州不同区域、线路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整治难度大,农村客运市场管理任重道远。
3. 非法营运从业人员证照不齐,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客运从业资格培训,对客运营运知识了解掌握不够。车辆技术性能差,运行后没有定期进行保养和技术性能检测,带“病”运行,由于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经营和运行行为难以得到切实的督促和监控,超速超载、强超抢会,安全得不到保障。
4. 非法营运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由于非法营运低成本运行,逃避各种税费,在经营中溢价,擅自定价,客源好时哄抬运价,客源差时压价,而且经常串到主线、热线上与合法经营的客运班线互相争夺旅客,经常发生纠纷,正常班线多次停班罢运,形成群访,扰乱了正常的客运经营秩序,损害了旅客合法权益,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
5. 道路旅客运输业属高风险行业,非法营运车辆发生交通肇事后无力承担责任后果,经常出现“经营者赚钱,政府戴孝”的状况,不但危及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让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背上了沉重的行政责任追究风险。据统计,20xx年~20xx年的三年中,在农村路网上的自用车、农用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等非法载客共发生交通事故218起,死147人,伤304人,造成经济损失530余万元,非法营运肇事以20xx年“2.4”事故死6人,20xx年“5.14”事故死8人,20xx年“1.26”事故死27人等最为典型,非法营运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十分深刻。
6. 历史原因导致客运企业管理难度增大。一是客运经营车辆的产权因素。目前,集团公司经营车辆中公司仅有10%产权,有90%产权属个体所有。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车头难以向下,给非法客运钻了短途营运和合法客运末覆盖经营的空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二是个体驾驶人员擅自炒买炒卖客运班线经营权,导致客运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90%的个体挂靠公司经营车辆,主要是争取公司的线路经营权,以班线承包经营,10多年来不变。在这些经营线路中形成独家经营,稍有其他车辆参与经营,就停班罢运,公司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导致炒买炒卖班线经营权,乡、镇客车经营成本从10万元增加到30万元,跨县客车经营成本从10万元增加到60万元,跨省、州客车经营成本从80万元增加到160万元;三是客运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因素制约等。
四、发展农村客运政策措施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抓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的建设,按照“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的原则,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通乡油路671.3公里,通行政村等级公路1180公里建设任务,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州的通乡油路和通行政村等级公路得到全面改造,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
(二)改善乘车条件,抓好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总结推广丘北经验,积极探索“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客运站建设上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因地制宜多标准,外观形式多样化,资金筹措多渠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量大小,以满足需求为原则,确定所设站点规模,建设适合人民群众出行的农村客运站、点、亭。努力完成已下达的58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力争在“十一五”的后两年完成乡乡建有客运站的目标。
(三)加快管养改革,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在总结推广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改革步伐,管好用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克服过去重建轻管、重建轻养的观念,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