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的办法
(一)政府重视,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殡葬管理法规。殡葬改革事关国家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要想革除几千年来的封建观
念,必须下大力气来抓,才能引导群众自觉地配合政府推行殡葬改革。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将殡葬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且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部门之间要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才能搞好殡葬改革工作。
(二)合理规划、依法管理、控制规模、美化环境是抓好农村公墓管理的前提。加强公墓的建设和管理,是深化农村殡葬改革的基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要对公墓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每个乡镇要根据当地人口、环境状况,建立一村或几个村一体的农村公益性公墓。按照民政部门有关公墓建设的要求进行遗体或骨灰的安放。要制定优惠政策,对农村人口火化全部实行免费,对公墓单位的建设和管理给予一定的补偿,给农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场所,才能保障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农村公墓发展模式,引导农村自觉进行殡葬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墓应由现在的骨灰堂、遗体或骨灰安葬墓地向节约型、环保型、友好型的树葬、草坪葬、深埋不留坟头、抛洒骨灰等多种形式转变。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文明办丧事,抵御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到殡葬改革工作中来,自觉地认识到殡葬改革是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万代的良策,是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的必由之路。
公墓是供公众埋葬死者遗体或骨灰的场所,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美化环境、节约用地、制止私埋乱葬的有效方法,也是社会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农村殡葬改革,要从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入手,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为实行全境火化做好配套基础工作,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保型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xx年4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事务司司长**指出“殡葬改革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对新农村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涵盖了殡葬改革方面的内容,这意味着在新世纪的今天,农村殡葬改革工作有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笔者结合**现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下游结合部,是鄂、渝、湘三省交会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全市415万人口,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东接江汉平原,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辖区内既有火葬区、土葬区,还有少数民族安葬区,其中土葬区面积占60%以上。全市共有经营性公墓21家,农村公益性公墓269家,建有骨灰堂95座。每年平均死亡人数约3万人,其中火化遗体1万具左右,土葬遗体2万具左右。火化遗体中,40%安葬于经营性公墓,35%安葬于公益性公墓,还有25%散葬于农村荒山野林或耕地之中。土葬遗体中有70%由丧户自行安葬,给农村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因而加强农村殡葬改革,当前主要是杜绝乱埋滥葬,防止破坏自然环境,在村民去世后,对遗体和骨灰进行科学处理,实行集中安葬,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以来,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积极有步骤地推行殡葬改革,革除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地方各级政府也相继下发了有关殡葬改革的有关规定、细则和通知,制定了相应的强制性措施。但是,殡葬改革推行多年来,由于人们长期受旧的封建意识影响,老百姓普遍认为“亲人故去只有入土才能为安,后人只有完成老人的遗愿才能算是尽孝”,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理念,在农村还有部分人对推行火葬存有抵触情绪,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不能率先垂范,反而带头违反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影响殡葬改革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干群之间矛盾突出,加之相关政策不配套,最终造成殡葬改革难以顺利推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殡葬改革法规不健全、执法不规范。在上世纪中,殡葬执法中较为偏重于执法结果,而不注重执法手段,往往对违规土葬的处理采取强制执法、强制起尸火化,这样做虽能效果明显,但容易激起群众不满,引发群众抵抗情绪。如今,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对执法手段也有了更文明、更规范的要求,不能一味延续以前强制性地行政手段。而要依据程序,合法、合理进行执法,更较多采用说服教育,动员丧户自觉起尸火化,但由于一些传统的“入土为安”殡葬观念的影响,带来了殡葬执法的工作难度,再加上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民政殡葬执法的相关规定,导致民政部门一家进行管理和治理,显得举步为艰、势单力薄。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