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诉求和政治表达功能,积极建立社会团体传达渠道。加强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建设,发挥其表达民意、解释政策、提供决策帮助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提高新社会阶层人士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是要抓机制,形成合力。要坚持大统战理念,要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规定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主要内容、工作规则及组成人员,成员单位的分工、办公室的设置和职责等。在机制上保障统战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通过工作例会、情况通报、信息交流等形式,合力研究解决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统战系统内与统战系统外的工作联动,不断创新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社会化方式,形成坚强有力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团体参与,共同研究问题、部署问题,合力推进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格局。
四是要抓工作网络、夯实基础。**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约有2.5万人,从业人员超过15万,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要做好他们的工作,特别是他们在社会活动方面缺乏组织依托的空档中,我们要从建立健全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网络入手,通过抓统战社团组织建设及职能拓展,来广泛联系和凝聚非公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一步夯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础。
五是要抓引导,服务社会。要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宗旨和观念,要在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广泛开展“三思二创一争”(三思: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报;二创:创业创新;一争: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激发全县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源、思进、思报,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新一轮创业发展的热潮。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企帮村、民企扶村、民企挂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并广泛发动他们参与“一对一”结对子的扶贫、助学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既能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又能促进民企发展,更能共享共建和谐,同时也探索了一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路子。
三、强化保障,把创新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是今后长期的统战工作任务,是全新的统战工作领域,是实现祖国统一、经济发展、事业繁荣、社会和谐的重要关键。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领导,将这项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分工领导专抓,要定期研究工作,要落实具体责任人。二是要做好统筹规划。要根据本地区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制订好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做到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政治保障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管人与理事相结合、释疑解难与发挥作用相结合,全方位、立体性地规划部署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三是要强化责任和保障措施。要突出解决好地域差异和行业管理的相协调问题,要贯彻以党委统筹为主、行业协会为辅,属地管理为主、部门协助为辅的原则,强化相关工作责任。同时,政府部门要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管理人员配备、工作条件配套、工作经费配给等予以倾斜保障。四是要建好阵地、设好平台,畅通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渠道。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建立必要的阵地、提供良好的平台、创新发挥作用的载体相当重要。结对子、联谊活动、参观取经、典型示范、进修深造、高看厚待等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平台,是承继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五是要加强宣传和总结提高工作。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要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宣传环境。要不断推介新人物、介绍新做法、宣传新事迹、通报新风貌、总结新经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业、树立文明新风、彰显新经济领域成就和贡献、认同赞赏新社会阶层人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新生力量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