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济开支等方面必须发扬民主,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带头正确处理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民主决策、各司其职、依法办事,切实让人大、政府、政协做到与党委“合心”、“合力”、“合拍”。
体会之四:要把握大局、加强团结、形成合力
县委书记肩负着保一方平安、促一方民富的重要职责,特别是从条件优越的内地来到边远县区的援藏县委书记,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全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善于从西藏的战略地位、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高度,综合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来看待理解中央关心西藏、全国人民支援西藏的意义,立足区情、县情,从全局的高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和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同中央、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证援藏工作有创新、有实效。其次,要善于做好团结工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团结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西藏各县的民族结构、干部结构、人员成分等都比较复杂,也比较特殊,作为县委书记丝毫不能忽视和加强团结协作,特别是班子成员的团结和民族的团结,要自觉坚持和实践“三个离不开”原则。要充分尊重民风民俗,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政策,坚决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特别是不能搞小团体、拉帮结派,更不能使援藏干部自结一体,要注意搞好援藏干部之间、援藏干部同当地主要干部之间的团结,讲政治、讲大局;要充分尊重当地民族干部的意见和看法,在工作上不包办、不代替、不干预,加大对当地干部的宣传力度,调动全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体会之五: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改进作风、争做榜样
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执政水平。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担任县委书记,无论从自身素质、工作要求以及人民的期望,都需要加强学习,只有深入学习,理论上才能成熟、政治上才能坚定、执政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提高,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扬韧劲、挤劲、钻劲和狠劲精神,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从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中认真分析研究西藏发展和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虚心向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各族干部学习,更要学习西藏历史,学习把握党的民族统战宗教政策,这样才能增强应对复杂政治斗争的能力。其次,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改进作风就是要求县委书记要淡化当官意识,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强化群众观点上狠下功夫,必须做到坚持面向基层,从干部和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做到减少会议、文件、应酬,少说空话、大话、套话。要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实情,说了算、定了办。要学会不事张扬,要少上镜头多干实事,对做出的成绩要实事求是,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思想接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作风贴近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最后,要严于律己、树好形象。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始终牢记权力是西藏人民给予的,要为西藏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要认为自己是援藏县委书记就可以耍特权、抖威风。二是要严以律己。要带头发扬“老西藏”精神,要有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以事业为重,始终保持较高的在岗率,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和解决事关本县发展稳定的大事。同时,县委书记在工作中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努力做到带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带头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带头强化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要把握住金钱关、小节关和个人英雄主义三道关口;谨守“四慎”: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从而在全县人民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总之,援藏县委书记责任重,要做的事很多。因此,要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以如履薄冰之心行事,切实履行“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神圣职责,在三年的援藏工作中为受援县的人民多办实事好事,尽好职责,让上级领导和派出单位放心,让受援地人民群众满意。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