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就业报酬。低报酬仍然是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收入的主要特征。调查对象中,月工资收入1500元以下所占比例为68.5%,1500元--元占20.7%,元以上的有10.8%,所统计的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月工资收入包括社会保险和个人所缴纳部分以及各种加班工资。平均日工作时间8小时以上的比例高达69.8%,18.5%的调查对象表示工作中没有双休日,有54.6%的双休日能休息一天。根据调研数据推算,70%的外来务工人员日平均工资低于**市最低保障工资日均水平,87%的小时工资收入低于**市最低保障工资,低报酬是这一群体工资收入的主要特
征。
4、就业培训。调研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状况方面与5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51.2%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受过短期职业培训或教育,受过初级以上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比例已达22.4%,仍有26.4%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从没有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一方面,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意识加强了,另一方面,与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巨资投入的各类培训直接相关。
(二)社会保障与住房保障现状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明显大幅上升。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下,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得益于相关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认真监管。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杭获得的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非常有限。外来务工人员的居所分布随着**大部分企业的外迁,有了较大的变化,由原先的大分散的格局走向小集中区域。
调查对象中,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自行解决住房的有66.1%,最大的变化则是出现自己买房住买房住的可喜现象,比例达到了2.9%;而入住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的比例上升到了32.4%。结果显示,97.1%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自己的住房,居住的临时性特征十分显著。
从调查结果看,通过市委、市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约48%的调查对象认为打工以来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其中,15%的认为好了许多。总计5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住房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多大改观。
调查对象中,公积金的征缴比例严重偏低,出现企业与外来务工人员对此的双拒现象:由于政策层面上没有相关的硬性规定,企业缺少缴付公积金的积极性,甚至为降低经营成本拒缴;而公积金本身用途的单一性,对于没有能力购房或改变租住房屋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从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住房公积金,必然使每月现金收入减少,这是不能接受的现实,因此也拒缴。
(三)城市融合现状
关于反应城市适应程度的工作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中,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之余以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和聊天、逛街作为主要的休闲方式,另有50.1%的选择睡觉作为其主要的闲暇方式。与此相适应的,样本选择很压抑的占15.2%、平淡甚至无聊的占66.6%、累得顾不上精神生活的占4.3%、很丰富的占13.5%。调研显示,流动经历和城市文明体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养、个人责任感、自我依赖、风险意识、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作用明显,近70%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在杭的生活总体满意(50%左右的调查对象有定居倾向),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城市生活的强适应能力,利于定居转移目标的达成。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状况呈纺锤型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理性。
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我维权能力也存在一个提高的过程。在问卷列举的多项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除了59.3%的表示了解《劳动合同法》、46.6%的了解《**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试行办法》外,对其他法规的了解均在20%以下,有22.5%的调查对象表示以上法律、政策都没有了解过;而对您是否知道**出台了《**市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的选项中,5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知道。调研结果显示了在杭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和市民意识相对薄弱,外来务工人员对法律性规则的低水平认知,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教育和社会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相关政府在法律宣传上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总体而言,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城市管理、政治生活的愿望与意识相对单薄,存在明显的过客心理。在您关注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一项的回答显示,67.8%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关注过打造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活动,46.8%的知道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而83.3%的调查对象根本不知道工业兴市战略;而在另一项与外来务工人员利益息息相关的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落实新**人生产生活八个有工作的了解状况中,有约40%的选了八个有之外的有娱乐、有奖金。调研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参与行为显示缺失,政治认知水平有待加强,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城市管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渠道应进一步拓展。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