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培训内容更形象、具体、直观易懂,更能增加参训人员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
四、清查摸底阶段
在对人口普查进行正式登记之前,要对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人口普查的清查摸底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调查小区地图的绘制工作以及《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在摸底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调查小区内的居民住房及其它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小区内住户的住址、户主姓名,本年出生和死亡人数、本户户籍人口等多项指标,对普查员来说一是时间紧,二是工作量偏大。而且对于小区地图的绘制,因为普查员业务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有些对简单的绘图知识都不了解,难度非常大。二是人户分离现象导致清查摸底过程中出现漏登情况,与公安、计划生育部门掌握的人口数量差距过大。漏报现象严重,导致人口普查的数据失真、不准,数据的可信度大幅度下降。三是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人群摸底难。人口普查清查的原则是“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这是(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对固定场所而言的,对于居无定所的人群,清查摸底往往无从下手。针对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阶段的一些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做好普查区划分和绘图工作。区域划分和绘图工作是普查登记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登记对象是否不重不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普查区、普查小区划分一定要实地调查摸底,不仅要考虑地理习惯,还要考虑普查员登记的工作量。只有做到了普查区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连接,绘制地图清晰准确,才能为寻找普查对象打下坚实基础,保证普查的登记质量。二是收集整理好现有的行政资料。在清查摸底前,县乡两级普查机构要收集相关的行政资料,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底册、外籍人员登记资料,计生部门的流动人口登记册、孩子出生登记资料,民政部门的死亡登记资料,房管部门的产权登记、物业登记等资料,并将相关行政资料整理好按普查区域分解反馈。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漏户漏人现象。
五、普查登记阶段
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是调查员直接向被调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调查方式,是普查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从历次人口普查来看,入户登记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人户分离现在严重。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住宅的增加,加上工作、生活条件和某些政策的制约,居民迁新居的不愿或不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也有一些人常住地实际未搬迁,为了子女入学迁移了户口,造成这些人的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的不一致,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二是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加大入户登记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乡镇、个体企业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外来人口自身的特点就是来源广、规模大、流动频繁,在人口普查登记中,如何查准、查清流动人口一直是工作的重点、难点。三是无户口人员导致人口普查数据容易漏登。在农村中,还存在相当部分的人口,有的因没有出生医疗证明不能申报户口,更多的是计划外生育害怕处罚不敢申报户口,还有一些地方的抱养收养孩子现象突出,孩子没有任何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收养的家庭没有也不可能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份一旦被证实就可能离开。这些不能报、不敢报、不想报户口的现象,成为人口普查登记的一大突出难点。针对人口普查登记存在的各个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人口普查是一种政府行为,要紧密加强与公安、计生、民政等重要部门的合作。针对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登记工作。计生部门要做好出生人口的登记工作。支持和鼓励群众及时向公安部门申报户口,申报不需要计生部门任何证明,对超计划生育、早生早育、未办独生子女证等原因未办理常住户口的要准予登记。二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的户口整顿,为人口普查打下较好的基础。户口整顿澄清了各类人口数,解决了一批人户分离、应落未落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以及户口重登、项目登记差错等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公安部门也进行了登记,待日后陆续解决。户口整顿的有关资料,为人口普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六、宣传动员阶段
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圆满完成。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人口普查的质量。只有广泛、深入地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各届的理解和支持。宣传动员要讲求声势、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镇、街道、村、居和社区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精心策划,早做准备,注意上下联动,在人口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分阶段逐步推向高潮。宣传动员工作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一是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配合程度低,防备心理强。人口普查内容涉及到家庭、个人的隐私,往往群众不愿意透露,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随着社会上商业调查的增多,对于各种名目的调查,群众也会多个心眼,抵触心理比较严重。二是宣传途径太过传统单一。人口普查的宣传主要通过电视台、报纸、广播、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悬挂横幅、《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等途径进行宣传,这些宣传途径都比较传统,在新时期条件下往往不被人所关注,因此在宣传途径上要有所突破。三是缺乏专门的宣传机构,宣传人员缺乏。宣传工作贯穿人口普查的始终,只有建立健全的宣传机构,配足配强宣传人员,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针对人口普查宣传动员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得到解决:一是建立以宣传部、新闻中心、人普办为中心的宣传协调小组。各镇(街道)各指定一名宣传人员,负责本镇(街道)的宣传工作。通过健全宣传机构,配备宣传人员的方式加强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两员”在人普工作中的直接宣传作用。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都是由具有丰富普查工作经验的镇(街道)干部、村两委成员、会计、退休老师等经培训持证上岗,他们长年累月与基层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语言相通,感情相融,以面对面的访问、以拉家长、谈心方式慢慢将话题转入到人普工作的目的、内容、意义宣传上,起到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动员群众密切配合。三是充分应用网络等新形势的宣传途径。网络宣传具有多维性、交互性和纵深性等特点,拥有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受众关注度高。因此要完善人口普查宣传网站,及时更新人普有关信息,让社会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有关人口普查的工作进度等一系列情况。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