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经过二十七年的卓绝努力,已经建设成初具规模的世界光伏产业基地,新兴的工业城市,环境优美的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新余拥有全省一流的公共园林设施,抱石公园、仙来湖公园、北湖公园、孔目江湿地公园点缀其间,灯火辉煌美不胜收,不仅为市民提供优越的居住休闲环境,也是吸引外来旅游和入住的外在因素。可以说,在塑造城市精神与生存体验上,我们具备了很多先决性的优良条件。在发达国家旅游产品涵括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会议展览、修学和特种旅游种类,其中,商务旅游和会议展览的比重逐年增加。美国第一大旅行社运通(epress)商务旅游收入1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79%。由此可见发展商务旅游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钢铁工业和光伏产业是新余经济的命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余工业特色的优势,特别是新钢和赛维直接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工业商业旅游。前面提到,为了扩大强化旅游资源,使之具备长久的生命力,针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风景资源不足,面向全球化的旅游未来,我们要致力于各类动态型旅游活动和展览会的策划。旅游部门可以携手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策划诸如光伏产业博览会、农业三新展览会、葡萄酒节、现代版的游园赶集活动,以定期的会展和不定期的节庆狂欢的形式,活跃市民社会,树立城市精神。四 产业大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与整合产业链前任市委书记汪德和同志在即将出版的研究区域经济的著作中,特别提出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与生态城市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推进型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发生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连锁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而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应该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集文明与和谐、健康与活力、人与自然互惠共生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在光伏产业和传统钢铁工业的驱动下,服务业和旅游业是链接这两大理论架构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在《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市旅游局20xx年工作计划指导下,我们应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稳步实施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逐渐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最终整合旅游产业链,实现“十百千工程”,即到2014年实现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旅游收入达100亿,旅游人次达1000万。在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认清旅游业发展的大气候, 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所谓大气候是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宏观局势对旅游业发展形成的外在客观环境与条件。随着金融危机二次探底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传统实业投资环境趋于恶化,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对于旅游业来说既是有形的压力更是潜在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具有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正是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发展的最佳启动时机。2把握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开发旅游特色项目和产品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大趋势, 反映了当代人们的主体需求变化, 决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回归自然, 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这种趋势的高度概括。因此政府及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 应遵循以发展趋势为取向、以山水文化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原则, 深层次开发建设前述各种旅游资源。3 全民共建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所谓大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条件,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的大产业, 其兴衰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旅游业本身,因此,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亟需全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指导思想、舆论氛围、扶持政策、基础设施条件、改革举措等方面予以协同配合, 合力振兴新余旅游业。4努力营造多元化旅游大格局要努力营造一个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经营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规划在先、合理布局的原则。另一方面, 又应在此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 采取国家、企业、个人、外资一起上的方针,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兴办旅游业, 以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开发进度, 形成多元化旅游大格局。(以上部分论点参考自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课题组研究成果)5强化整体形象, 拓宽旅游大市场旅游大市场是区域性旅游业发展战略实施后的终极目标。实现此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旅游产业链。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