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朱翠凤认为,素食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什么呢?朱翠凤指出,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差异很大,红肉中的血红素铁最易吸收,且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小。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影响极大,植酸、多酚等均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因此植物中所含的铁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如果长时间只吃素食,那就容易因铁摄入不足,而导致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她建议,长期素食者应当注意补铁,多吃木耳、菠菜等含铁的素食,加上多补充维生素C,这样可以增加对铁的吸收,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此外,朱翠凤表示,动物性优质蛋白质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卵磷脂、胆固醇,这是人体生长发育、性激素分泌不可缺少的,如果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长期素食,无法摄入足够的动物性优质蛋白,那么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或者是性激素分泌不足。因此,她认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不宜长时间素食,而应当适当摄入优质动物性蛋白质,确保发育不受影响。
素食者也应注重搭配
朱翠凤表示,从营养角度看,素食如果搭配得当,也是可以满足非特殊人群(发育期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病人)的营养需求。因此,素食者应该更加注重食物的搭配。如主食有米、面以及各种杂粮,应当多样化食用主食。同时,各种蔬菜水果,也应搭配着吃,做到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豆类食物和含铁类食物,应当多摄入。
朱翠凤还指出,有的素食者不回避蛋类和乳制品,只回避肉类。这样的素食者营养结构会更均衡。因为蛋类和乳制品含有大量的优质动物蛋白,身体容易吸收。不回避蛋类和乳制品的素食者,也不容易发生钙和铁的摄入不足。因此,她建议,不回避蛋类和乳制品的素食者可多食用蛋类和乳制品。
由www.xxk123.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