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目前PC机主板上都有ISA总线插槽,笔者常用测试ISA总线输出的地址信号,来排除系统总线故障。ISA总线插槽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62线ISA插槽,另一部分是36线ISA插槽,共98个引脚。
正常情况下,加电后ISA插槽中的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均为脉冲信号,如果两者均无脉冲信号,则可能是CPU没有工作,若个别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为恒定电平或有脉冲信号,则是系统总线故障。一般情况是,若发现某一位或很少几位为恒定电平,可重新开机测试这些位在开机瞬间是否为恒定电平,若开机瞬间即为恒定电平,则是故障状态。若开机瞬间为脉冲,而后变为恒定电平则应测试其他信号,若发现八位以上出错状态,则应测试相应的总线驱动门控制信号。
如果开机后,ISA插槽中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出现过脉冲信号,随后又变成恒定电平,则说明CPU工作基本正常,可能是系统总线的故障。用逻辑笔在ISA插槽中逐位地测试地址总线信号和数据总线信号,如果发现某位或很少几位为恒定电平,则马上复位测试在开机瞬间是否为恒定电平。如果开机瞬间有一个以上的脉冲出现,则应首先测试其他信号。如果有某位信号在开机时为恒定电平,则是错误状态,应重点检查该信号的传输线路及与该信号有关的逻辑关系等。在不加电情况下,将ISA总线插槽中的62线I/O插槽中A10(IO CHARY)和B10(GND)信号短接,使CPU加电后仅执行一个总线周期就停止。这样CPU在执行第一条开机指令的第一个总线周期时,地址信号值为0FFFF0H,传输的路径是CPU→地址锁存器→总线驱动器芯片→BIOS。数据信号值是5BEAH。传输路径为BIOS→数据传送/接收器芯片→CPU。沿着这条路径,用逻辑笔逐级核对地址信号A0-A19是否为0FFFF0H,数据信号D0-D15是否为5BEA,存储器读信号(MEMR)是否为低电平,发现哪一级出错,就重点测试与该级有关的传输线路和相应芯片的逻辑关系。
除了上面关键性故障表现的三个方面外,还有主板上的定时器、中断控制器、数据收发逻辑电路、DMA控制器以及基本的64KB内存和内存刷新电路等关键部件的故障。一旦这些部件出现故障,将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于关键性故障,还可以根据PC机扬声器所发出的“嘟嘟”报警声的次数来判断故障的大致部位(见附表^04030401b^一、^04030401c^二),从而分析和排除关键性故障,根据这些信息仔细分析,查找故障原因,通过插拔法、比较法、替换法等排除故障。
#1 四、非关键性故障
POST程序检查完关键性部件无故障后,系统就具备了最基本的运行条件,可以对其它部件进行诊断和测试。与关键性故障相比,出现非关键性故障时不死机,屏幕上有提示,可允许系统继续启动。
1.中断控制电路故障
在PC中常用两块8259芯片级联组成16级中断电路模块,在BIOS测试过程中分别对主/从8259芯片的两个地址口进行读写操作。当CPU对主/从8259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时,其芯片的CS、RD、WR、A0引脚都应有脉冲信号。用逻辑笔测试当CS为低电平时,RD为低电平有效,表示可以读操作,WR为低电平有效,表示可以写操作,A0引脚为高电平有效,表示选择了I/O地址,则表明故障出现在8259模块电路上。否则,8259芯片本身损坏。当中断电路模块出现故障时,如果故障点影响到系统总线时,这时同样会出现黑屏、无声响等关键性故障现象。系统总线受影响大多是由于中断电路芯片8259的I/O引脚对地短路造成的,可以测试8259芯片的I/O引脚信号,来排除故障。
如果确认中断控制器有故障,对于直接采用8259芯片的主板可以直接更换该芯片,或最好为更换主板。
2.DMA电路故障
在PC机中CPU和DMA都是系统的控制器,但DMA能够提供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在BIOS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DMA控制器故障,则在屏幕上给出提示信息。如果当软盘不能引导时,在排除软盘驱动器和软盘本身故障后,就需要测试DMA控制器,因为,软盘读写控制使用DMA通道2。如果DMA控制器工作正常,接着测试ISA总线插槽中的SA0-SA15引脚信号是否有脉冲,以及DMA控制器控制地址锁存器和页面寄存器等有关电路。DMA控制器有故障时,也可能会影响到内存的刷新,这时同样会出现黑屏,无声响等关键性故障现象。如果确认DMA控制器电路模块有故障,可以更换该芯片或相关芯片或更换主板。
Tag:主板维修,电脑主板维修,主板维修教程,电脑维修 - 电脑硬件 - 主板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