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护现场,立即与网络隔离,防止影响扩大。
(3)及时取证,分析、查找原因。
(4)消除有害信息,防止进一步传播,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5)在处置有害信息的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保留、贮存、散布、传播所发现的有害信息。
(6)追究相关责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止使用网络,情节严重和后果影响较大者,提交学校及国家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司法机关处理,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七、及时整顿,加强防范。各单位要积极配合上级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的例行检查,并接受其技术指导。针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治方案并具体落实到位,完善网络安全机制,防范网络安全事件再度发生。逐步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校园信息安全管理,创造
良好的网络环境。
八、在重要、敏感时期,加大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安全文明上网的教育引导工作,净化校园网网上环境,及时收集信息,排查不安定因素;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值班电话,保证与上级主管部门、电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的热线联系,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九、做好机房及户外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窃、防雷击、防鼠害等工作。若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自救,并报警。
计算机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计算机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妥善应对和处置校园计算机网络突发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上网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全省校园网络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育局《关于加强规范我市校园网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薛洪全
副组长:王金玉
成员:张晓刚张昆山杨晓丽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由新闻信息中心负责日常工作,负责人:孙立梁
2.工作人员:张晓刚李刚尚桂田
四、应急措施
1.由新闻信息中心牵头,全校各部门负责实施。
2.各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各部门网站配备信息审核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见附件),规范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实名上网登记制度和日志留存。
4.各部门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5.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各部门信息员、同学录及BBS管理人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新闻信息中心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向党委汇报,校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还应向公安网监部门报告。
6.周六、周日学校安排值班人员。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和发生重大事件时,学校安排专人24小时对整个校园网的运行进行监控并及时删除各类有害信息。
7.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雷、防盗和防信号非法接入。若有以上情况发生,在向党委及时报告的同时,校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还应向公安网监部门报告。
以上措施请各部门遵照执行,相关制度见附件。(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违法犯罪案件和事故、病毒、有害信息的报告、协查制度;信息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帐号使用登记和操作权限管理制度;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网络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备案制度)
单位自行应急处理措施指南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网站、网页由主办部门的值班人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
(2)发现在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