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主要采取上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外出考察、组织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等多种途径加强培养,使他们具备所备职务必需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领导能力。团(处)级的后备干部,必须分期分批参加师市党校培训。理论自学实行读书笔记、理论考试制度。
(二
)专业培训
对专业基础好,有发展潜力,可向专业型干部培养的,可选派到高等专业院校进修深造,以提高专业素质,对管理型后备干部也要根据其分管专业派出学习,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培训时间根据所学专业而定。
(三)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应当根据后备干部的实际情况。要有重点的选派后备干部到企事业单位、农牧团场或机关任职或挂职。
主要方法:1、实行岗位轮换;2、安排分管综合性工作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3、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4、选派到基层、贫困单位、艰苦岗位、经济发达地区任职、挂职;5、选调到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挂职、交流任职。
实践锻炼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
挂职以平挂为主,对有发展潜力,需要提高全局工作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的干部,可采用下派高挂的形式,交任务,压担子。
七、后备干部的考察
(一)考察主要内容: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和廉洁自律情况;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水平和学习情况;掌握政策的水平、敬业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情况;工作业绩与培养目标的距离以及原有缺点、不足的改正情况以及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情况,要特别注重考察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廉政情况和发展潜力。考察结果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二)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团(处)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后备干部的考察由师市党委组织部负责,营(科)、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连级后备干部的考察由本单位党组织负责。
(三)考察时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全面准确地了解考察对象的表现。并实事求是地写出反映考察对象情况的综合材料。
八、后备干部的任用
(一)提拔任用干部,原则上应从后备干部中挑选。原来不是后备干部的,必须按规定先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二)未经理论培训的后备干部原则上不提拔使用。
(三)各级党组织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对后备干部统一调配使用。
九、后备干部的管理
(一)后备干部的管理,要同现职干部的培养、考察、使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团(处)级(高层管理)后备干部由师市党委组织部负责管理;科营级(中层管理)以下后备干部由本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名单报师市党委组织部备案。各级党组织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监督。
(二)后备干部队伍应相对稳定,优进劣出,滚动管理。要结合领导班子的建设,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始终保持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补充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选拔程序进行。
(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
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的;
2、年度考核政绩平平,得不到群众信任和拥护的;
3、思想滑坡,工作不求进取,发展潜力不大的;
4、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5、健康状况不佳,不宜担负繁重任务的;
6、年龄偏大的;
7、其他不适合作为后备干部的。
(四)后备干部因组织需要调动,原负责管理的组织部门应将其档案连同干部档案一同转交新的管理部门,可否列为调入单位的后备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后备干部选拔程序重新研究确定。
(五)各级党委每年年底结合考评要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上报后备干部调整名单。
(六)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档案
1、档案内容:
①党委研究后备干部情况的材料;
②后备干部花名册;
③后备干部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④民主推荐材料;
⑤考察材料;
⑥公示情况;
⑦年度考核材料;
⑧培训和奖惩材料;
⑨后备干部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⑩后备干部信息系统软盘
2、团(处)级后备干部档案建在师市党委组织部;科级以下后备干部档案建在主管单位党委组织部门。
(七)各级党组织要把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作为考察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后备干部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领导负有主要责任。
后备干部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纪律规定。
本办法由师市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市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市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Tag: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常用范文 -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