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担负着我市城市进出口道路敏感线路的养护重任,本着为一线道班办实事、真服务、解难题的出发点,分局支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以“调研服务”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中,分局党员干部深入公路一线,深入工作效率不高的道班,深入党员和职工家庭,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化解职工家庭矛盾,及时
做好释疑解惑和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在全局开展了“党员干部奉献周六下道班劳动”活动;春节及五一黄金周,分局领导放弃节假日下道班轮流值班抓公路水毁抢修,确保节假日期间公路路况稳定和交通畅通。至六月中旬,分局党员干部下道班调研、和职工谈心12次,家访5次,慰问生病住院职工7人,星期六下道班劳动24天,化解职工家庭矛盾5起,分局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好评。
2、带队伍,在人字上做文章。
在良好的氛围下,我局因势善导,从提高职工素质入手,采取各种途径和办法培养人才队伍,增强单位活力和后劲,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有理想”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的“四有”、“四特”职工队伍。
一是建立科学管理的树人机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重点抓好职工的政治素质培养,理论教育有制度、有计划、有内容、有考核,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干部职工头脑。
二是建立严格规范的管人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岗位责任制》、《管理岗位工作标准及考评办法》等,做到岗位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三是建立更新自我的育人机制。健全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同时,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单位活动,倡导党员干部和职工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抓好党员干部的全面学习,营造了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了党员干部学习知识的自觉性,通过不懈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工作的本领。通过举办培训班、自学考试、业务函授等多种途径,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切实加强对职工的素质培养,目前局机关已有半数以上管理人员取得了中专和大专文凭,全局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逐年提高。
四是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按照“本人申请干、群众评议干、组织批准干”的原则,分局建立了《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办法》,健全了《工作岗位竞争机制》,能者上、劣者汰,转变了人浮于事的现象,改进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
好班子带出好队伍。由于领导干部在抓好班子作风建设的同时,注重强化职工队伍素质,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我局职工劳动热情、工作积极性不断激发,单位正气上升,逐步形成了一股“以局为家,以路为业”、“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浓厚精神氛围,职工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工作热情不断焕发。
三、抓改革,严制度,推行文明管理。
1、转变养护机制,发挥投资效益。
随着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养护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养护上“人超、路少、钱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养护管理面临着生存危机。近年来,局领导班子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本着“有利于养护工作效益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有利于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养护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20xx年出台了《安源公路分局养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则》。该方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行公路养护公司制、养护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制,从组织机构、人员定编、经费切块、分配考核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养护经费切块管理,实行养护定额管理和养护工程制。一是成立养护公司,下设路政大队、保洁大队及工程大队。路政大队主要负责路政管理,维护路产路权;保洁大队负责路容路貌清扫,实行定人、定责、定里程、定任务、定经费;工程大队负责养护小修工程,经费实行工程计量支付制。二是实行养护经费切块管理。养护大中修及水毁抢修经费除分局按一定比例提留一定管理费外,其他及小修经费由养护公司自行支配。三是在分配考核上,公司人员全部取消现行档案工资,实行工龄工资加效益工资。工龄工资按工龄年限数乘每年15元得出,效益工资根据日常养护、安全生产、道班管理、出工出勤、工程计量五大项计22小项考核情况计算,在收入分配上打破了档案工资,职工工资与实绩即:出工出勤、完成工作量、养护质量挂勾,实行按劳分配、联产联酬、计量支付的养护运行机制的实施,不仅使养护管理成本管理得到增强,养护质量和路况水平得到有较提升,而且使职工的效益观念和工作主动性得到激发。
Tag:申报材料,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先进个人申报材料,常用范文 - 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