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增强培训适用性。培训是手段,转移是目的。培训工作只有与转移就业相衔接,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始终坚持以劳务市场为导向,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围绕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务技能,如机械加工、服装加工、电子装配、建筑装潢以及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宾馆服务等,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合理组织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好培训。注重通过培训创立劳务输出特色品牌。根据我区实际,选准一两个培训“拳头”项目,形成鲜明的培训特色,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推进劳务输出。
4.突出培训重点。在继续抓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切实加强对三峡移民和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移民培训重点是抓好城镇移民的就业培训和农村移民的转岗培训,确保安得稳能致富。由晏家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分别牵头,重庆化工园区、晏家工业园区紧密配合,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在城市规划区外,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切实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5.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减缓就业压力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今年将对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开展一次拉网式的调查摸底,对未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登记,征询他们参加培训的愿望和期望就业的去向,组织他们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的“3 2”或“3 1”培训,让他们在就业前接受1至2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创业就业技能。通过推行劳动预备制度,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较好文明素养和较强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二)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备某项技能的证明,是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今年要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方针,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按照国家《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以及确定工资、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的必要凭证,在职业介绍、企业招工和私营、个体工商登记等环节严格把关,落实劳动者凭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的要求。
2.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度改革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引导培训方向、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更好地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培训机构在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定点培训机构所办的每期培训班,都要对培训学员及时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把技能考核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发放情况作为考核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率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
1.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区里已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了各街镇和有关单位,并签订了责任书。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做到解决就业的对象到人,解决就业的措施到人,解决就业的责任到人,在对各项目标任务的考核上更加突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落实效果。
2.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21号及其配套文件精神,继续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再就业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就业补贴等各项政策,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
3.搞好“六个结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实行农业内转移与农业外转移结合。二是实行“走出去”与“转回来”相结合。三是实行区内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四是实行初级转移与二次转移相结合。五是实行短期转移与长期转移相结合。六是实行自动转移与订单转移相结合。
4.立足社区,积极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充分发挥街镇和社区社会保障平台的作用,对“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做到“五清”,即:人员状况清、家庭情况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愿望清、择业意向清。在充分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实行“一家一策、一人一策”的帮扶办法,真正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和“4050“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和对环境绿化、清扫保洁、后勤保卫、城市协管等社区公益性岗位进行清理,最大限度地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和“4050”人员,确保每户困难家庭在今年底前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Tag:政府政务,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格式,领导讲话稿 - 政府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