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世纪xx年代以来,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34.建国初期到20世纪xx年代的外交政策及成果的主要内容。 35.为什么说20世纪xx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B
7A
8B
9C
10C
11C
12B
13D
14C
15A
16A
17A
18B
19C
20D
21B
22A
23A
24C
25D
二.材料题 26.答案要点 (1)外交原则立场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意义:独立是国家生存的基础,近百年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压迫、丧失民族独立的历史使中国人对民族独立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2)国际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格局。毛泽东的立志: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一致,使毛泽东对苏联采取了完全认同的态度。 (3)分歧是:杜鲁门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但有着共同国家利益的国家。 两者无本质分歧。因为他们的政策都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4)基本外交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的基本原则。 27.答案要点 ⑴由不提出异议到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惟一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到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的约束,有利于世界反霸斗争。 ⑵是一致的。 ⑶提供了中美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 ⑷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粗暴地干涉了中国的内政;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对中国不具有约束力,而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为基本准则的。该法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8.答案要点 (1)准备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事实。原因:因为美国无法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其利益。 (2)一致:不放弃对台湾的承认和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以维护其利益。 (3)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企图。认识:其签订符合双方的利益,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其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反映了双方的分歧。 29.答案要点 (1)亚非会议。印度尼西亚。求同存异。 (2)19xx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政策。不结盟运动。反对实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3)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即亚洲(除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国家。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工业价格,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条件。 30.答案要点 (1)含义:“和解”(或“友好”)尼克松认识到: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况是美国敌视中国造成的,因而实现和解应由美国主动。 (2)美国终于改变了不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和解的顽固立场,结束了同中国的对抗;在此基础上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有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抵御苏联的威胁;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3)台湾问题。 31.答案要点 (1)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的约束,有利于反霸斗争。 (2)是一致的。 (3)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 32.答案要点 (1)反对共产主义。根据国家的利益,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 (2)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利用同中国的和解加强同苏联争夺中的优势。 (3)苏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美苏争霸的重心在欧洲。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结束越南战争,从亚洲撤出部分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4)中美两国尽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问答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