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年代和xx年代,广场上的升旗任务是由历史博物馆的几名供电工人承担的。早晨,有的值班人员,肩扛国旗,散散漫漫地来到天安门广场,漫不经心地将国旗升起;夕阳西下,降下国旗,随便一卷,收起扛走。有时,值班的睡过了头,太阳已升得老高,他们才将国旗升起;有时夜幕降临很久,才将国旗降下;有时升降国旗的值班员,身上满是油污或衣冠不整,显得极不庄重。特别是升降国旗时,不少行人如同看热闹一样,或依或靠,若无其事。国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象征的意识在一些人心中渐渐淡漠了。
19xx年冬季,不少群众对国旗升降提出意见,国旗表示国家的尊严,国旗升降是严肃的事情,应该规范国旗升降仪式。在群众的呼声中,国旗的升降任务被移交给执行天安门地区警卫任务的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但也仅仅是一人扛旗,一人护卫,升降国旗虽有了固定的时间,但仍难显示泱泱大国的雄风。诚然,从不正规到正规,需有一个过程,国旗法的出台也是一样。我国早在19xx年、19xx年和19xx年公布的宪法中,都对国旗的制作和使用做过一些零碎规定。19xx年3月份开始,由国务院法制局组织起草了《国旗法(议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修改,19xx年6月28日终于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从国旗的诞生到国旗的立法,经过了四十多年漫长的岁月,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从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庄严到极其庄严隆重,国旗升降仪式的改革,也经历了较长时间。19xx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天安门守护国旗任务由北京卫戍区移交武警部队。武警部队获得这一特殊任务之后,很快就组建了国旗班,开始酝酿规范的升旗仪式方案。时间不长,一个简洁、庄重的仪式产生了:三名身穿司礼服的战士,由中间一名扛旗,两名战士护旗,一同前进。为了表现祖国与日月同辉的意思,每天让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和降落。根据多方提供的资料测算,太阳从跃出地平线到完全升起的时间为2分零7秒。所以,国旗从地面升至旗杆顶用这一时间长度。经多次调试后的升旗机关,恰好使两个时间吻合。
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体力学專家林亨专门计算的。
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的地平线相切时,为升旗时间;傍晚,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保持水平时为降旗时间。季节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每年1月11日至6月6日,升旗时间由早晨7时36分逐渐提前到凌晨4时46分,平均每天的升旗时间依次提前约一分钟。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时间,由4时46分逐渐推迟到7时36分,升旗时间平均每天推迟52秒钟。12月31日至1月10日之间与6月7日至6月21日之间,每天升旗时间分别为恒定的7时36分与4时46分。
国旗的降旗时间同样也分为逐渐推迟或提前的两个阶段。
担任升旗的武警战士严格掌握这些时间,不论风起雨落,不论飞雪飘舞,三名武警战士总是准时从天安门城楼拱形大门气宇轩昂地走出,在千百双眼睛的注视下让国旗伴着朝阳升起。
这样的升旗仪式一直采用了近8年时间。19xx年中央电视台还将天安门的国旗升旗仪式作为电视节目的片头。
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界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旗升降仪式的呼声日趋强烈。北京市市政府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新的国旗升降仪式的确定开始在各有关部门展开讨论。
从19xx年起,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根据群众的要求,经过认真规划论证,于19xx年3月首先对国旗杆和基座进行改造,旗杆由原来的22.5米增加到33米,使国旗飘得更高,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映成辉,显得更加协调,旗杆由不锈钢制成,阳光下银光闪烁。基座周围有56个铜制隔离栏杆,用钢链连在一起,象征着我们国家56个民族手拉手,紧紧地团结在国旗下。里面一层有四块绿草坪,四块草坪四季长青,象征着我们祖国欣欣向荣。草坪里面一层是褐红色大理石石带,象征着我们祖国江山万代红,大理石里面一层是汉白玉栏杆和汉白玉基座平台,象征着我们祖国洁白无瑕和纯洁高尚。基座四面开口,都是三级汉白玉台阶,象征着我们祖国的改革开放,国旗旗杆顶端的金黄4534535aaa色小圆球,能保持xx年不变色,它是我们祖国光明前程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象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