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搞好分析检查,理清发展思路。团市委领导班子对全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作了全面分析,多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明确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思路和举措。领导班子成员出
以公心,坦诚相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提高认识、增进团结、明确方向的目的。充分运用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团市委领导班子形成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制定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和《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的5项整改措施》,通过江都共青团网站公布,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三)重在取得实效,确保群众满意。团市委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实惠作为评价、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标准。广泛听取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真实呼声和意见,抓住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努力做到查找问题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制定措施更加符合群众愿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了为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题的满意工程,成为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活跃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工程。团市委领导班子《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群众评议,总体评价认为“好”和“较好”的占98.1%。整改落实方案提出的三个方面5项具体措施,逐项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有的已经落实见到成效,有的正在落实。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经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总体评价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7.6%。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都对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我为江都发展献一策”做出过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上刊发,走在了全市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的前列。
二、初步成效
团市委领导班子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市委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与密切关注青年群体思想动态、切实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与积极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增强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与凝聚紧密结合,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全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工作大局,开展了“青春沿江行”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全市百名优秀青年参观沿江开发区,引导广大青年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使广大青年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多作贡献。启动了江都市“青春建功杯”创新创效活动,积极选树青年创新创效之星、青年创新创效优秀项目,激励广大青年在企业深化管理、创新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扎实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了8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全市青年提供了300多个见习岗位。组织青年参加了扬州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指导各镇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构建市、镇县两级服务网络。深化了千名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20xx年进一步扩大了培训项目范围,数量实现了新突破。启动了“20xx年江都市志愿者爱心助学行动”,目前,已开通报名电话,从报名者中选出30名大中小学生结成了15个家教对子。
(三)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阶段性实施意见》,在农村建立了13个共青团工作示范点,推动实施8个工作项目,每个示范点给予一定的项目扶持资金。加强市直与乡镇团干部的交流,通过结对共建,建立工作联系点,协助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增强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四)团市委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关于加强团市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决定》要求,努力把团市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干事创业、青年信任、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坚持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举办一次专家讲座,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经济管理、青年工作及履行岗位职责需要的其它专业知识。加大对基层调研指导力度,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建立了3个以上基层联系点,每年深入基层时间不少于1个月,撰写1篇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为班子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执行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和全委会制度,提高了班子的议事质量和水平。严格遵守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自觉做到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共同创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