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干部群众和团员青年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发展不平衡,个别领导干部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学习实践内容的针对性还需要结合形势发展和本职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解决突出问题的力度不够大,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亟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努力,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还深刻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必须坚持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的原则,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坚持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把上级部署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激发基层活力和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生动活泼的局面;必须坚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实践特色,由“单纯的活动”向“务实的工程”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团员青年学习成才、创业就业的需求。
三、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打算
目前,团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集中精力继续搞好整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更大成效。特别是向群众承诺的事项,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真正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挥好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联结优势,找准共青团工作在党政大局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有机结合,坚持做到共青团工作高水平、青少年发展高素质、共青团自身建设高标准,努力使我市共青团工作走在扬州前列,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实现江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按照这一努力方向,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要抓好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团市委要继续把武装思想贯穿始终,专门安排时间,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用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教育党员干部,用中央和市委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历史地位的科学论述上来,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树立开拓进取的勇气,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全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工作大局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深化整改,进一步推动全团工作实现新发展。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是关键。团市委要在前段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基础上,根据整改方案,逐一抓好各项落实工作。对于整改方案中既看准问题又找准方法的,要加大工作力度,始终坚持不懈;对于看准了问题暂时还没找到方法的,要开展真正有效的调查,进行科学的研究,勇于探索和创新,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围绕 “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的目标任务和青年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团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根本性问题,自觉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抓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青春沿江行”等活动,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力争在重点工作的推进上有新突破,在难点问题的破解上有新探索,在品牌工作的深化上有新成效,努力形成一批团员青年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
三是要完善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结合共青团实际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选择几项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又比较好的措施,不等不拖,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尽快建立完善党支部理论学习考核考评制度、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机关干部培训交流制度、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制度、团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共青团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沟通协调制度等,加强各项制度的协调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