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6月6日—6月25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充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要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本单位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科学发展上形成的共识,明确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个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初稿形成后,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党委(党组)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并报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组织群众评议(6月26日—7月15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参评人员既要有本单位的党员和群众,也应有一定的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代表。要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单位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参加。参加评议的人员范围要同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人员范围通盘考虑。参加评议人员可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要采取座谈会、评议大会等灵活多样的评议方式,尊重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使群众评议的过程成为上下交流、取得更广泛共识的过程。要做好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的公布工作,合理确定公开范围和方式。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20xx年7月16日—8月31日)
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个环节,统筹开展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等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整改,切实取得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7月16日—31日)整改落实方案应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注重可操作性。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监督。广大党员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8月1日—8月15日)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矛盾和问题,成立专项小组,积极探索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应当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对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下重新整改。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切忌搞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
3、完善体制机制(8月16日—8月31日)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着重健全完善转变政府职能、改进作风、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规定。对涉及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问题,要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改进意见。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1)测评内容主要是测评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项目和子项。(2)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3)测评采取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分层面进行。各参学单位要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
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各参学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在上一阶段任务完成后,经指导检查组同意方可转入下一阶段。每个阶段启动时都要召开动员大会,搞好思想发动。
四、几点要求
1、落实领导责任。各参学单位要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组建工作机构,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建立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和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学习活动中县委将向各参学单位派出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督促。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