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和全区政法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严格衔接管控,加强帮扶安置,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衔接,切实做到不
脱管不漏管
1、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工作。深入走访摸排,多途径查找人员去向,对查实人员建档登记;对外出流动人员保持联络,加强跟踪帮教,对重点对象落实重点帮教措施。
2、强化安置帮教信息管理软件应用工作。各司法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抓好本辖区安置帮教信息管理软件应用工作,做到定人、定位,会使用、会操作;并通过管理软件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登记、查找、统计和安置帮教工作。
3、切实落实衔接管理各项制度。各司法所根据刑释解教通知书及时全面了解刑释人员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要逐一建立帮教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改造和刑释后的安置帮教工作。对无家可归、无处可去、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要充分发挥过渡性安置基地作用,尽可能不推入社会,放任自流。各所要建立健全各项登记制度,对于监所寄发的服刑在教核查通知书及时核实反馈,从源头上加强衔接管理,减少脱管漏管,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4、加强安置帮教措施落实。司法所对五年内的刑释人员和三年内的解教人员要底数清、情况明。建立登记名册、完善一人一档,规范档案管理。要对每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制定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人,实行“一助一”、“多助一”帮教。司法所工作人员要坚持每月走访制度,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必访制度,密切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遇到特殊情况,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教,做到不脱管、不失控。
二、拓宽渠道,做好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1、落实国家优惠政策,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要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消除就业歧视,使刑释解教人员依法获得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力,在外出务工、职业中介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要加大协调力度,把刑释解教人员列入当地就业困难人员,使他们获得政府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要积极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城镇刑释解教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登记,使他们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享受免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及职业技能鉴定。要对吸收、接纳刑释解教人员的企业落实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依法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对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给予生活补贴。在危房改造、设施农业、新农合参保等方面多做宣传,给予扶持。
2、加强过渡性基地建设,及时解决刑释人员的就业。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要积极协调联系本辖区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使得难以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所后,能有一个暂时栖身的“家”,让他们学技术,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回归社会,防止流落街头,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三、创新手段,提高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程度
1、深入监所内帮教。县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与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研究建立志愿者参与帮教安置工作的长效机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和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其特长和职能优势,定期深入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促进服刑在教人员的教育改造。
2、做好重点人的帮教工作。要建立完善对危害国家安全、邪教、吸毒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督、管控工作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今年要重点做好“XX功”刑释解教人员的集中回访工作,把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要发动村(居)委会、社会志愿者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亲友与刑释解教人员结成“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教对子,教(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育、示范、引导他们走上遵纪守法、劳动致富之路。要把安置帮教工作与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不违法、不涉黑、不涉毒的目标。
3、保障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要动员社会组织关心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推动落实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辍学,及时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