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的卫生监督体系尚未完善。
我市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有三分之二是分散在各镇村中,范围大、涉及面广,监督监测任务十分繁重,而监督监测人员少,整个队伍处于超负荷状态运转。另外基层防疫人员的工资尚不能得到全额拨补,各镇乡食品卫生监督网络不健全,并且都无食品卫生监测能力,也无执法交通工具等,加上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专项经费缺乏,交通工具、执法取证工具、检测设备、以及检测人员数等尚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治理餐桌污染"的工作开始以后,这个问题越显突出。以上这些因素必然制约我市食品卫生监督健康发展。为了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一阶段必须争取政府多给予财政支持,用于加大对监督和监测专项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基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建设,同时在镇乡设立卫生监督所直属派出机构,使卫生监督力量与被监督对象能基本保持均衡。
2、企业食堂食品卫生还比较薄弱
由于企业主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无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在企业食堂普遍存在。到目前为止,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食堂仅8家。为保证我市企业食堂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应借鉴学校食堂有效监管经验,首先,建议由当地政府牵头,将企业食堂安全工作列入平安创建绩效考评项目中;企业局、经贸局等有关部门可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企业食堂卫生许可列入各种评优创先活动中,督促企业主提高责任意识,积极配合整改。其次要把企业主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增强企业主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做好企业食堂卫生监管工作。
增加执法办案经费。建议市政府能增加财政拨款,以利于卫生监督抽检、专项整治、查办案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活动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奖励、卫生法制宣传和监督员培训等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同时,增加人员编制,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卫生监督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