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切实提高党员素质和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指导各村制定村级党组织创建工作计划,督促各支部抓好落实“四民”活动、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活动载体;处级领导每季度为党员上一次党课;帮助、指导各支部做好创建迎检、整改等工作。五是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指导村级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搞好村民自治;负责检查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情况;严格按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八步工作法”决策程序,避免村级决策失误;指导各村1月20日、7月20日民主日活动的开展。六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指导各村做好环境整治、文艺演出、卫生防病等各项公益事业;及时宣传和推动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支持、帮助村级落实好救灾、救济、低保等各项民生政策。七是确保政策政令畅通。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党委、政府的相关决策;帮助村干部协调好村级与党委、政府及各主管科室的工作关系,共同促进工作开展;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决定传达到村,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监督村干部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所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确立了考评、奖励机制。督导组工作成绩在三个层面内进行考评:一是所督导村年度三个文明“双百”考核;二是围绕督导工作述职,考评“七项工作职责”完成情况;三是由镇督导工作领导小组,考评各督导组成员年度内的思想作风、责任意识、工作成效等。镇党委根据村级工作督导组、督导组成员的工作绩效,研究、调整充实督导组成员队伍。在机关年度评优、奖励上,在同等条件下优秀督导组成员优先考虑,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建立村级工作督导制度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深化充实行政体制改革内容,使政府行政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村级工作督导制度是北房镇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推行村级工作督导制度,镇机关干部固定每周四在村办公,一年在村办公时间达52天,占工作时间1/5以上。这样零距离、面对面、主动式、全方位的服务是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上的制度创新,是以往所没有的。乡镇工作重心下移,机关干部零距离的贴近老百姓,使得政策更贯通、信息更畅通,进一步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距离,“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是深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突破,具有历史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一支真正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机关干部队伍,实现作风的真正改进。大多数乡镇机关干部入村局限于自身的工作领域或个别的工作任务,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乡镇机关干部有逐渐脱离农村实际的趋势。推行村级工作督导制度,固定的工作时间、明确的工作目标、可行的考核方式,是镇乡机关干部进一步熟悉镇情村情、知悉民愿民意的重要渠道,能够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通过这种有效的工作机制把大家规范到农村工作中来,适应农村形势所发生的变化,真正承担起政府工作应承担的责任。
(三)规范了现有村级班子工作,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农村人才。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农村工作的松散。特别是换届之后,村级班子参差不齐。村级工作督导制度的出台,强调通过我们的工作带动,使村干部工作更加规范,提高村级班子的工作水平。同时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有利于发现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才,通过重点培养,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能力素质高的村级管理后备人才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镇党委对村党支部的领导以及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职能。
(四)进一步完善了“五级矛盾调处网络”,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推行村级工作督导制度,将在区、镇矛盾调处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村级工作站、调解工作组、调解员的作用。乡镇机关干部每周固定时间入村办公,接待群众,处理问题,使一些原本复杂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通过介入前置的手段有效解决了老百姓越级访、集体访等问题,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在村级工作督导组的帮助下,安各庄村原任与现任班子消除了隔阂,使经济合作社手续得到了顺利移交;妥善解决了小罗山村村主任兼村助理会计问题,选定了新的助理会计。因此,村级工作督导制度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营造和谐氛围,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也是服务20xx年北京奥运,有效保证平安奥运的现实需要。
由于上述做法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成熟性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我们认为方向是正确的,需要不断完善修正,同时这也仅是开端。依循成熟程度,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充实其行政管理与服务职能,由督导组升级为政府下设的工作站点,使其固化为镇机关工作模式之一,实现“履职充分不越位、上下贯通无死结”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地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