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
煤矿安全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不同于通常的学院式教学。只有把握煤炭行
业以及从业人员的特点,找准培训工作中的要点、盲点、难点,煤矿安全教育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产生实质效果。我们把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现场需要什么人就培训什么人,哪些方面薄弱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紧紧抓住安全生产实际当中的关键时段、关键环节、关键地域和关键人物,对症下药,实施创新“金点子”工程,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教学方法、培训途径和培训内容。一是强化节假日前后的全员安全培训,重视收心安神工作。节假日期间干部职工思想放松,精力涣散,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制定专项培训措施,明确培训内容,对职工进行强制性教育,并采取集体上大课和分散集中学习的形式,教师轮流上课,重点学习三大规程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利用各单位电教设施观看安全录像片。通过这些形式,迅速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转变思想,收心安神。二是抓特殊人群,对“三违”人员实行帮教培训,一般“三违”进行集中业余帮教培训过“三关”,即:学习关、谈话关、检查关;严重“三违”进行脱产帮教培训过“五关”,即:强化学习关、分析危害关、违章亮相关、亲属联保关、定立保证关。通过过关帮教,让“三违”人员即能认识到违章的危害,又能学习有关的制度规定,还能起到教育自己、警示他人的目的,杜绝再次违章现象的发生。三是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加强教学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做到“三个结合”。即把教学大纲和煤矿一线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事故案例剖析与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学习相结合。同时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将培训地点搬到了安全培训教育展览室、试验室、现场新建6个培训基地(运输、安装维修、采煤、掘进、通防、自救器发放),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员熟知基本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识别隐患、排除隐患的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四是把培训融入到生产实际当中,产学相长,相互促进。编制《煤矿岗位作业指导书》,人手一册,翔实阐述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广大职工的基本技能和保安能力。继而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依据煤矿安全生产三大规程和指导书,制定“工作要诀”,达到人人想得到、看的准、说得出、做的到位,学真手艺,练真功夫。为保证培训质量,我们制定走动式安全教育培训的操作程序,管理人员下井提问的方式进行,现场记录,信息中心记录,月底考核,实现了管理人员及受训人员的“双赢”。培训中心联合稽查队不定期的对职工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进行抽查,对掌握安全知识较差的职工进行通报罚款。
七、坚持环境育人,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职工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我们致力于创造以矿为荣、以矿为家、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休戚相关的良好氛围。依靠安全文化的引领,采用环境熏陶,榜样激励,反面警示的方法,推进全员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矿内局域网、电子显示屏、安全警示标语、黑板报、安全大讨论、演讲比赛等,多形式、多层面宣传健康向上、富有新意、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全文化。对工业广场、区队会议室、井上下等候休息室、井下大巷和主要作业场所进行以“法规宣传、安全警句、亲情感化”为内容的安全文化修饰,及时反映矿井安全生产动态。形成了以班前会的安全宣贯到生产作业现场“传帮带”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以井口到井下大巷悬挂安全标语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龙”,以地面工业广场灯箱、橱窗、黑板报、更衣箱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区队、班组学习室、职工之家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局域网、安全简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以“安全月”、无“三违”日、无“三违”班组、无“三违”区队、技术比武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活动”的全方位宣传系统,使全员安全认识、安全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升华。
总之,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安全培训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道路,安全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和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以此为新起点,认真贯彻上级安全培训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方法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推动矿井安全培训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