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科技人才和成果的引进转化机制。一是围绕交通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以联合攻关的形式,采取激励政策和措施,让社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进入交通主战场,也可采取长期合作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咨询。二是围绕交通生产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按照“引进、消化、推广、应用、创新”的原则,有组织、有重点的将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及时引入交通领域。三是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要舍得花本钱直接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在领导和管理方式上做到“以人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行业管理体制和方式上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按照“以人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就是要重新定位管理部门的职责,转变职能,理顺行业管理部门与市场经营者、中介组织的关系,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文秘公文网版权所有
1、构建服务型政府。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安排上,不同程度地出现错位、越位、缺位,似乎把所有职权拿在手里,唯我所有,直接调控,才能体现管理者的作为,因而导致职能偏差和行政行为的不规范。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首先必须在管理观念上要用为社会服务,为管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代替如何把管理对象“管住”的观念;在管理手段上,要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市场,代替单纯运用权力和行政手段调控市场,改变只有利于管理部门,不利于管理对象的管理规定。其次,必须实现职能转变,还权与社会,还权与人民,还权于企业。将政府不应管、管不好的职能或下放、或转移给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职能转变,要体现在行业管理各方面,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直接调动社会资源或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制定法律法规、信息发布等方式,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真正使政府管理部门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2、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提高管理部门的效率,首先就必须理顺管理部门内部各级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国有资产运营方面,要理顺管理部门、企业与资产经营单位(公司)的关系,落实各方责权,提高工作效率。在行业管理方面,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能下放的职能要全面下放,确保直属局的责权到位,减少层次、避免重复,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站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看交通,立足于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推动公、铁、水、空运输统一管理体系的建立。特别要进一步理顺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从有利于繁荣运输市场,有利于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原则出发,明确有关管理部门相互关系,增强协调性。
3、深化管理方式的改革。一是要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树立做法制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遵循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力运行规律。二是要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落实被管理者的知情权,维护市场公平,要解决审批事项和其他行业管理中存在的封闭运作、暗箱操作等问题,落实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把部门的行政审批纳入社会的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运作,以实现行政审批方式方法的创新。
4、推进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的转变。在领导方式上,要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转换职能,下放权限、抓大事、不拘泥于小事;在领导方法上,要发扬民主,善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科学决策、敢于决断、敢于负责、一抓到底;在领导作风上,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方法和世界观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就交通工作而言,也是实现交通改革发展思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要努力转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