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 正文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716

导读:,邻里关系融洽,社会风气纯正,科教意识浓厚,计划生育先进,家庭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文明。这一系列的创建内容和基本标准,都是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练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再到农村实施的。由于环境脏乱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罗田县在创建“生态文明塆落”之初,就把治理环境作为突破口来抓,首先对各农户的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进行综合建设,并与改灶改水改厕相结合,实现五位一体,仅此一改,农村的脏乱现象就已完全改观。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广大农户在创建“生态文明塆落”中真正得到实惠,人们对创建活动的热情便高涨起来。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这一发展势头,一方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的领导推广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全县“生态文明塆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力度。在“生态文明塆落”的科学规划上,罗田县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组织规划人员下乡,分批为农村塆落编制系统科学的建设规划,对道路、房屋、池塘、绿化和“五小”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山村如画的生态特色。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邻里关系融洽,社会风气纯正,科教意识浓厚,计划生育先进,家庭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文明。
这一系列的创建内容和基本标准,都是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练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再到农村实施的。由于环境脏乱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罗田县在创建“生态文明塆落”之初,就把治理环境作为突破口来抓,首先对各农户的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进行综合建设,并与改灶改水改厕相结合,实现五位一体,仅此一改,农村的脏乱现象就已完全改观。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广大农户在创建“生态文明塆落”中真正得到实惠,人们对创建活动的热情便高涨起来。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这一发展势头,一方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的领导推广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全县“生态文明塆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力度。在“生态文明塆落”的科学规划上,罗田县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组织规划人员下乡,分批为农村塆落编制系统科学的建设规划,对道路、房屋、池塘、绿化和“五小”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山村如画的生态特色。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进度上不搞一刀切,设计上不套一个模式,不盲目超越实际拔高创建标准,力求体现自然发展特色和文明生活模式。这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做法,得到了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许多农民都说,搞“生态文明塆落”建设,真正看到了干部是真心为群众办实事,领导动真心,自己更应该真干,早日干出农村的新生活来。

贴近群众求效益

有形的“生态文明塆落”建起来了,并不等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到位了,群众就能长久受益了。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让农民受益,到手的成果还会丧失。只有让生活在“生态文明塆落”中的群众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得到持久的好处,“生态文明塆落”才能在农村扎下根,才能成为农村走向全面小康的真正现实。为此,罗田县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创建活动的落脚点,在每个“生态文明塆落”中,因地制宜地开展扶持一个文化中心户,建立一个思想道德建设小组,制订一套村规民约,每户培训一个科技明白人,每季度召开一次学习教育会,每年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每年表彰一次“十佳婆婆”、“十佳媳妇”等先进个人的“七个一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培养村民的文明生活习惯,帮助村民走上科技致富的生活道路。
通过连续的教育引导,如今“生态文明塆落”的人普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小富即安的少了,富而思进的多了。科技种田讲门道,市场弄潮显身手,成为“生态文明塆落”的一道新风景。该县凤山镇栗林咀村张家塆原是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在封闭落后的生存环境中,村民们对致富奔小康缺乏信心,大家习惯了一样穷、一样玩、一样闲。通过“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农家的生活环境变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更激发了大家勤劳致富、尽快致富的信心和热情,现在这个塆里涌现出了以彭新良为代表的运输大户,以张新贵为代表的蔬菜产销大户,以张光明为代表的农产品经营大户等一大批致富能人,现在这个塆的人均纯收入已达3千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塆里不仅家家建起了楼房,而且80的农户有存款。
一场“生态文明塆落”创建活动,使罗田农村甩掉了过去散乱落后的形象,在二十一世纪初出现了“五个不一样”:
生产生活环境不一样。农家庭院四季花香,塆前园田风光,屋后庭院经济,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便畅。在部分“生态文明塆落”,农民真正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生活方式不一样。在“生态文明塆落”里,过去农村那种“人畜不分家,人在房里睡,猪在堂屋养,鸡舍马桶臭气闻,做饭浓烟满屋薰”的落后生活习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楼上到楼下,一应现代化,做饭烧沼气,禽畜喂饲料,农余看书报,早看新闻晚看戏。全县沼气做饭的农户已达6000余户,加之大面积普及农家省柴灶,每年减少砍伐山林面积6万亩,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69。
思想观念不一样。如今“生态文明塆落”的农民,许多人变成了有科技头脑、有经营意识、有市场经验、有文明素质的科技型、市场型、现代型的新农民。
精神追求不一样。在“生态文明塆落”里,民间诗社、小戏班、家庭图书室、文明小康学校、青年读书小组、文体娱乐室、戏迷小组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崎乡乱石窠村的“生态文明塆落”戚家边塆,农民自发成立了一个“明月诗社”,毗邻的麻城市农民都来参加活动。三里畈镇三里畈村7组青年农民成立“青年读书组”,大家少打麻将多读书,蔬菜大棚比科技,个个成为“当家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县生态文明塆落创建纪实》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