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大力开展实用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党员致富本领。为了实现“培训
—名学员,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群众,繁荣一方经济”的培训目标,我们在培训后采取了部分跟踪服务措施。一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给农业技术人员“充电”,并以农业科技人员“指导百户、联系十户”活动为载体,组织植保、畜牧水产、家禽养殖等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户家中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指导农户18000余户,发放科普资料3000余份,解决技术难题1700余个。二是在培训的学员中,选拔一些具有一定条件,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种子、种苗、种畜和后援技术的支持,使他们成为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乡亲们一起劳动致富。如双泉乡农民党员孙军,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后,利用本村矿泉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率先将自家8亩旱田改种水稻,我们知道后,立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从选苗、插秧、田间管理到收割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当年获得了成功,水稻亩产达到50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160元。在他的带动下,现在该村已发展到家家户户有水田,全村现种植水稻3000多亩,人均增收1000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矿泉稻种植专业村。三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办“农技110”服务热线。保证每天有两名科技人员值班,解答和解决广大农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朝阳乡红旗村500头种羊基地,突发疾病,一天内暴死十多只,我们通过“农技110”得知情况后,立即找到技术人员连夜冒雨赶到基地,对生病羊群实施诊治,坚守在村里近一周时间,治好了病羊群,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运用多种电化教育手段,对以往教育方式大胆革新,开创党员电化教育新局面,全面加快促进农民奔小康步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党员电教工作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促进“两个率先”,我们深入研究农村党员电教与时俱进、如何创新的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融入高校、接受强辐射,全面建小康”的目标,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以远程教育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党员电化教育网络为延伸,以广播电视传播为辅助手段,促进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实现“富脑袋”向“富口袋”的良性互动,在农民培训工作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开创党员电化教育新格局、新形式。
一是整合了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采用多头管理、分散进行的运作模式,多个部门参与,谁都管谁又都不统管,必然出现培训组织混乱、内容重复、投入分散、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农民培训工作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先后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将电大、农技高中、技校等八校合一,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中心下设干部培训基地和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心既是培训学员实习实训的良好场所,又是规模生产、推广示范的科技窗口。利用网络资源共享,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即丰富了培训内容,又开拓了农民视野。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丰富的课件资源,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本着实用、易懂、多元化的原则,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因乡镇而异,因村而异,视不同乡镇、不同村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培训内容,促进相关的示范园区、联合体和基地的发展壮大,为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自中心建立以来,使千余名农家子弟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就业岗位。
二是深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则是省委为尽快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矛盾,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步伐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则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并决定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契机,全面实施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训5万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和骨干农民5000人,重点培养乡村大学生500人。为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根据我市农业县市特点和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干部群众承受能力较低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市委责成组织部专程赴东北农大进行协商、洽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今年9月,全省县市首家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落户五大连池市,省政协、民盟黑龙江省委、省教育厅、东北农大及黑河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亲自出席签字和揭牌仪式。远程教育中心的建立,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可以直接在家里、在村上、在乡镇、在市内接受当前最为先进的科技培训,节省了大量经费投入,为深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