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经验与启示» 正文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经验与启示

[10-15 15:41:44]   来源:http://www.xxk123.com  经验交流   阅读:8758

导读:(九)保护生态,和谐发展城市。先后对紫薇洞、龟山、银屏山、凤凰山等风景区的绿化进行完善、保护,建成了半汤高速两侧、南北两岸、东西撇洪沟等防护林带,对城市周边关闭的小矿山www.xxk123.com(www.xxk123.com)进行植被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在汤山、西山等山场实施大范围绿化,有效改善了市区的空气及地表水环境质量。(十)科学管理,依法绿化城市。坚持城市“绿线”、“红线”管理并重,严格实施城市“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促使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二、创建的实践启示从创建中总结已有的经验,理一理曾有的思路,让我们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步伐变得更为从容和坚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核心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建设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在给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减少城镇化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就必须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这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从创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城市的理念贯穿在山水园林城市建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经验与启示,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http://www.xxk123.com

(九)保护生态,和谐发展城市。

先后对紫薇洞、龟山、银屏山、凤凰山等风景区的绿化进行完善、保护,建成了半汤高速两侧、南北两岸、东西撇洪沟等防护林带,对城市周边关闭的小矿山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进行植被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在汤山、西山等山场实施大范围绿化,有效改善了市区的空气及地表水环境质量。

(十)科学管理,依法绿化城市。

坚持城市“绿线”、“红线”管理并重,严格实施城市“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促使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创建的实践启示


创建中总结已有的经验,理一理曾有的思路,让我们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步伐变得更为从容和坚定。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核心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建设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在给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减少城镇化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就必须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这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市从创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把生态城市的理念贯穿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之中。建设生态城市要按照“一腹两翼、拥湖发展”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思想,突出“山水主题”,以“实现大变化、迈向新目标”为契机,充分依托山、湖、河资源禀赋,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现代气息、具有山水园林神韵的生态。

启示一:依山托水,打造生态山水城市。

古人筑城,以山为屏障,以水为生源。山是的品格,水是的魂魄,的山和水铸就了的灵性与魅力。市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湖,多条水系贯穿市区,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俗话说:好山好水好文章。建设生态山水城市,就是要做好山水文章,按照“亲水、亮山、显文化”的要求,把握山水要素,挖掘山水文化底蕴,实施水系整治工程,加大水系周边绿化,营造“山环、水绕、绿荡漾”的城市景观,真正把打造出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美丽城市。

启示二:兴园建林,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形式。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城区园林化、广场绿地化、城郊生态化、山水城一体化”的思路,构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城市湿地系统、城市生态防护林系统等覆盖城市的生态体系,提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科技含量,增强城市生态园林在美化、多样化、艺术化方面的功能,丰富和提升生态园林的内涵,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真正把公园建到遍及市民每一个出行的地方,形成“城在园中,林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画面,让生态园林环抱城市,让市民们尽情地享受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者系市建设委员会副调研员)

上一页  [1] [2]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