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铜峰电子。铜峰电子集团原为铜陵市的一个集体性质的服装小厂,1975年底转产电子,在创始
人陈升斌"科技兴企"战略思想的引领下,铜峰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大型电子工业企业。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6年8月,由安徽铜峰电子(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四家法人发起设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注册地为安徽省铜陵市。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薄膜电容器及相关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为满足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公司竞争实力,2000年5月,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核准,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10000万元。
两年前,《上海证券报》的一个律师授权声明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威斯康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市石毅律师事务所石毅律师、赵强发表一个声明:认为安徽铜峰电子在20xx年8月6日发表的关联交易等文件中有关转让铜威公司的74.48股权的标的物自始至终不存在,此转让明显缺乏成立的基础,有虚拟之嫌疑。并且文件中关于办理股权变更的审批和登记手续没有法律表述,有明显误导投资者的嫌疑。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91年12月铜峰集团与香港威斯康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铜陵威斯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64.2万美元,铜峰集团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74.48。2000年4月,铜峰电子在招股说明书中称:铜峰集团公司已经将其所持铜威公司的股权注入股份公司,该公司由此成为股份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香港威斯康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铜威公司股权转让真的不符合规定,那就意味着铜峰电子上市资料本身就存在虚假,并由此可能导致上市初期铜峰电子资产虚增的结果。但大股东在仲裁中获胜,事情也不了了之。
今年3月开始,铜峰电子第三大股东铜陵天时投资有限公司企图通过托管泓源聚所持有的铜峰电子股权,进一步实施MBO计划。58岁的陈升斌一直在努力,让天时投资不断增持铜峰电子股权,以达到相对控股的最终目标。陈升斌一身三职,不仅是上市公司铜峰电子的董事长,同时还分别出任公司第一大股东安徽铜峰电子(集团)公司和第三大股东天时投资的董事长。今年3月,泓源聚和天时投资签订了《授权协议》,双方约定,泓源聚将所持有送股后的3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股权的投资经营表决权授予天时投资,期限5年。天时投资,是陈升斌等铜峰电子高层实施MBO计划的平台,成立于20xx年6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公告显示,泓源聚按约定支付了首笔转让价款720万元后,双方于20xx年4月22日办理了股份转让过户手续,但剩余的转让款,泓源聚一直未支付。日前,在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在不到10天内迅速达成和解。双方同意解除股权转让协议,泓源聚将所持铜峰电子3000万法人股及收益返还给铜峰集团,铜峰集团也返还泓源聚首期支付的720万元。由于陈升斌一身三职,外界猜测认为,天时投资实际掌握着铜峰电子54%的话语权。现在,泓源聚已经将股权协议退还给铜峰集团,与天时投资间的托管协议就自动解除,铜峰电子深化MBO之旅也同样面临变数。在此,汉唐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是泓源系,泓源水业大量收购资金来源于汉唐证券,在资本市场上汉唐证券更是与泓源系并肩作战,汉唐证券还是铜峰电子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因此,说汉唐断送了铜峰MBO之旅一点不冤。
据说,陈升斌,安徽电子第一股——铜峰电子(600237行情,资料,咨询,更多)董事长,精瘦而结实,不仅是一位持国家五段证书的太极拳高手,南拳、少林拳更是样样精通,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他,健步上六七层楼丝毫不气喘。在去年的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本地上市公司评价是“资产总量并不大,实力在国内都难说雄厚,在国际竞争中更显稚嫩。一个共同点是: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单一,使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真正建立和落实……为此,铜陵政府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先是把三佳模具卖给了周氏夫妇的北京华商,接着又把精达股份转让给了李光荣的广州特发。这两宗交易都引起了市场很大的反响。而从不涉足资本市场的陈升斌,在安徽省国企产权多元化进程中,一出手便技惊四座。铜峰电子的做法是:管理层先引入收购者,再取得该收购者的表决权授权,并协定:如果公司业绩达到一定增长,将从收购者获取一定比例的报酬——这是一种双赢的安排:内部人因此获得激励,去推动公司业绩增长。这令收购者获利,同时内部人亦取得丰厚报酬,取得部分MBO资金来源。然而,这美丽的MBO叫汉唐搅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